广东“银发一族”乐享“食”光

来源: 潇湘名医
2024-06-01 03:19:21

  中新网广州12月26日电 题:广东“银发一族”乐享“食”光

  中新网记者 蔡敏婕

  豉汁蒸排骨、蜜汁叉烧、花旗参炖乌鸡、顺德煎鱼饼......连日来,在广州闹市里的天河区天河南街广和社区长者饭堂,中午时分,热腾腾的饭菜开始对外售卖,不少长者已经来到取餐窗口,挑选心仪的菜品。10多张餐桌坐着不少食客,有些则带回家与家人共享。

  “从我家步行过来才10分钟,而且价格实惠,在官方补贴下,两荤一素一汤才6元,还有降血压、降血脂等营养套餐选择,特别适合老人 家,我经常过来吃。”今年78岁的梁女士笑称:“感觉比我做的饭还要好吃。”

  天河南街颐康中心主任曾淑姿告诉记者,天河南街现有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1.44万人,老龄化率13.6%。长者饭堂不仅为长者提供保证安全的餐饮服务,更让不少长者走出“小圈子”,进入社区这个“大家庭”,有利于营造团体生活的社交氛围。目前日均用餐人数约为580人。

  根据《广州市老年人助餐配餐服务管理办法》,广州长者饭堂应当按照“中心城区10分钟至15分钟、外围城区20分钟至25分钟”的原则,综合考虑该区老年人口状况、用餐服务需求、服务资源、服务半径等因素,合理布局。

  与此同时,在广州行政区域内居住的60周岁及以上的户籍居家老年人接受助餐配餐服务可享受就餐补贴。就餐补贴在老年人给付就餐费用时自动扣减。

  “现场用餐的长者,刷卡付费时都会看到补贴金额、自己被扣除的费用和消费后余额,对于行动不便的长者,我们还提供送餐到户的服务,在餐食费用的基础上,仅收取2元至4元的送餐费。”曾淑姿说。

  根据《广东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广东省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进程快,基本养老服务需求日趋旺盛。预计到2030年将突破20%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将面临更多挑战和更大考验。

  根据上述规划,广东将支持居家养老助餐配餐长效供应,持续推进居家养老“大配餐”服务模式。

  截至今年12月,广东老年助餐服务点增至3431个,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1800万人次,调动各级财政投入、集体经济支持、社会慈善捐助等方面资金给予用餐老人优惠补贴超过2.6亿元。

  “有得吃、吃得安全”是官方兜底保障的基本需求;“吃得更好、吃得健康”是长者对美好生活的更高向往。

  通过“智能炒菜机器人”,仅需14名员工即可运营2600平方米的“优特长者饭堂”,每天服务不少于2000人次用餐,相较传统食堂节约35%运营成本;“智慧食堂支付系统”精确至每取一餐每一筷子的价格计量。引导消费者吃多少、取多少......珠海“长者饭堂”起步早、布点多、形式多样,以科技手段降低运营成本。

  在江门,利用非就餐时间在长者饭堂开展生日会、读书会等老年公益活动,让餐桌成为“书桌”“茶桌”;在深圳,有部分长者饭堂在满足长者需求的基础上,为周边居民提供三餐以及咖啡、水果茶等时尚饮品的餐饮服务;在中山,长者饭堂将中山艺术、风土人情等文化元素融入长者餐单设计和餐饮体验中;在汕头,建立每日菜品留样登记制度,并引入第三方评估和监督。

  广东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先要聚焦老年人就餐实际困难和需求,兼顾满足其他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助餐需求。

  与此同时,实施分类差异化补贴,并支持专业化运作,保证长者“舌尖上的安全”。(完)

  磨练中文的发音与语调,认识乐曲的深层含义,从视频、电话教学到现场一对一调整修改,歌唱家和演奏家们夜以继日排练完善,只为了在音乐会上呈现最醇厚的“唐诗的回响”。

  今年春运是防疫政策优化调整后的首个春运,学生流、务工流、探亲流、旅游流等基本出行需求保持一定规模,铁路客流呈现回暖趋势。

  <strong>踏浪而归的赤子初心</strong>

  对于25岁至54岁这一核心年龄段人群而言,男性与女性就业岗位数分别同比增长1.6%和2.3%。在2022年全年,该年龄段女性月均就业率达到81.0%,乃197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原文化部副部长、国家博物馆首任馆长潘震宙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中国非遗保护中心原主任连辑现场为本次活动发表致辞。潘震宙表示,中国现在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公约》颁布20周年之际,用中国的非遗技艺来纪念和献礼是很有意义的。

 <strong> 目前有哪些进展?</strong>

张品治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