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入境游渐热 业界期待旅游市场“百花齐放”

来源: 中国长安网
2024-06-05 23:54:41

  中新社上海6月5日电 (范宇斌)作为海外游客进入中国的重要门户和枢纽,上海正着力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助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近期,上海入境旅游逐渐火热,街头出现不少海外游客体验City Walk(城市漫步)。据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统计,今年1月至4月,上海累计接待入境游客近190万人次,同比增长205%;其中过夜外国人超123万人次,同比增长250%。

  记者观察到,上海正着力做好引客、待客、留客三篇文章,不断推出精细化便利措施。由于交通便利、航班密集、城市基础设施发达等综合优势,上海在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上占得先机。

  同时,上海陆续推出支付、通信等便利措施。今年5月,上海推出不记名实体卡Shanghai Pass,缓解入境人士移动支付难,覆盖交通出行、景区景点、文旅场馆、商超购物等多元消费场景,为境外人士、手机使用不便人群提供便捷服务体验。

  据了解,今年一季度,上海已部署外卡POS机超4.5万台,核心商圈、机场码头、地铁车站、三星级以上饭店、3A级以上景区等实现外卡POS机全覆盖。

  以文旅融合为主线,上海不断升级迭代文旅消费体验新玩法。上海目的地国际旅游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钟玮受访时说,海外游客日益青睐深度体验类线路,“像本地人一样”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和居民时尚生活的交融,因此旅游机构推出更丰富多元的旅行产品,满足入境游客需求。

  此外,今年以来上海大型节展赛事不断,也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游客前来。例如,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锦标赛(F1)在上海的三天赛事吸引了近20万观众到场观赛,其中境外观众占比10%,上海地区以外观众占比80%;不久前在上海举办的奥运会资格系列赛四天入场超4.5万人次。

  “旅游业带动效应显著,如租车行业、酒店和房地 产行业、餐饮业等都受到旅游业拉动。”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王炜表示。

  审视当下,如何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和服务是当前旅游市场面临的新命题。

  随着中国各地文旅火热“出圈”和“特种兵式旅游”兴起,王炜认为,这些新现象为入境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新思路。“当下,旅游市场逐渐成熟、旅游方式逐渐多元化,旅游从业者更需要思考如何创造需求、优化服务,推出更多本地化产品来满足消费需求,甚至激发消费潜能。”

  上海市侨商联合会会长陈坤校受访时说,上海市侨商联合会近日发出“提质扩消费创新促发展”上海侨商侨企在行动倡议书,号召侨商侨企结合上海的城市底蕴,促进“商旅文体展”联动,将商业、旅游、文化、体育赛事、展会等多种元素融入消费产品和活动中,提升消费体验新内涵,发掘服务消费新亮点。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当各种需求、产品和服务争相涌现时,人们才有更多选择余地,从而使市场变得欣欣向荣。”王炜表示,不仅是上海,每个地方都值得开拓旅游市场,加大相关配套设施供给,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建设。“我们要做的不是把某个地方捧红,而是让更多地方成为游客的诗与远方。”(完)

  ——在美国会众议院近期举行的听证会上,美个别政客将美中企业间正常的商业合作行为,污蔑为“中国为了帮助中国企业取代美国企业,而强制或通过并购来获取美国的技术数据和知识产权”。

  8月18日,金融管理部门联合召开会议,就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有关工作进行研究和部署,要求“统筹考虑增量、存量及其他金融产品价格关系”。

  何艳玲指出,社会的复杂性以及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和系统性超出人们的想象,这些年的一些重大社会工作,例如征地拆迁和农民集中居住,都堪称巨型工程,需要系统谋划,“只有党委有这种权威性、这种资源的调动能力以及广大的群众基础来做这件事”。

  可供参考的案例是,去年8月22日LPR下调后,9月15日存款利率调整,前后间隔不到一个月。今年6月,主要银行活期存款利率下调5BP至0.2%,两年期下调10BP至2.05%,三年期、五年期均下调15BP,分别至2.45%、2.50%,期限越长降幅越大。

  谈到公摊面积,很多人都会提到重庆,它的房屋销售至少在部分区域很早就已采用了两种计价方式。也即套内面积计价和建筑面积计价,都会明确告知购房者。但要注意的是,这两种计价方式,并不会影响到房屋总价。甚至对消费者来说,按套内计价,房子的单价看起来还更高。好处则是,标准更明确了。

  从税收政策效果看,调降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有利于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减轻广大投资者负担,体现减税、降费、让利、惠民的政策导向。

杨惠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