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红石林区迎来今春首批中华秋沙鸭

来源: 半岛晨报
2024-06-03 04:20:53

  中新网吉林3月22日电(记者 石洪宇)22日,记者从吉林省桦甸市获悉,今春首批中华秋沙鸭如期而至,正在红石林区觅食。动保专家预计,至五月中下旬,一个由七八十个成员组成的家族群或将全部到达。

  中华秋沙鸭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鸟类“活化石”之称。自2016年有观测记录以来,该珍稀鸟类已经连续第八年到访红石林区。

  “我们目前观测到两雌三雄。”吉林森工集团红石林业有限公司森林资源和环境保护管理处处长姜锐说,在红石水电站附近中华秋沙鸭与鸳鸯、绿头鸭等生活在一起,过得很惬意。

  目前正是候鸟的迁徙季,当地动保工作人员持续观测鸟类的活动和栖息情况。据了解,中华秋沙鸭抵达林区后,常潜入水底捕捉鱼虾,在岸边打瞌睡、休息。

  姜锐介绍,中华秋沙鸭一般在长白山区域活动。经过多 年观察和记录,已基本确认这个家族群已在红石林区安家。

  春季以来,红石林业有限公司已组织多批次动保工作人员来到红石水电站、白山水电站、沿江村苍鹭栖息地等重点观测区域,对辖区迁徙水鸟种群及栖息环境开展监测。随着天气转暖,“落户”的鸟类逐渐增多。

  据了解,红石林区总面积30万公顷,有植物1300余种、野生动物350余种,距离长白山鸟类栖息核心区域300多公里,是鸟类迁徙的通道之一。(完)

  “相比文字表述,低年级学生往往对图画更敏感。孩子听新闻上说有小朋友给课本挑错成功了,对新学期发下来课本也好好‘审看’了一番,还有种兴奋感,相信自己也能发现些问题。”王飞腾说。

  入夜后的小岛一片静谧,值班室内依旧荧光闪烁。于海金的眼睛紧盯雷达屏幕,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突然,一处微弱回波一闪而逝,目标信号淹没在杂波中。

  密集召开的座谈会,释放明确信号: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中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康方生物方面曾透露,“康方生物正在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各类的医疗保障体系,并采取患者救助方案,年治疗费用不高于19.8万元人民币。”

  <strong>今天0时起</strong>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08/3958485269" alt="" />

陈姵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