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龙舟、钓粽子、做香囊……各地多彩民俗活动迎浓情端午

来源: 猫眼电影
2024-06-11 15:28:12

  央视网消息:最近几天,全国各地陆续举办多场龙舟比赛和龙舟表演,迎接端午佳节的到来。

  日前,在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古镇,当地举行了划龙船展演,吸引了许多市民游客观看。一起去感受一下。

  在划龙船展演的现场,标志性的罗店划龙船吸引了许多市民游客在岸边观看。罗店划龙船,“轻竞驶 重观赏”,舵手衣着鲜艳、训练有素,在船上倾斜身体,紧贴水面表演“打招”。

  除了划龙船表演外,当地还开设端午非遗市集,丰富假日体验。

  广东南海:160多艘单人龙舟竞渡迎端午

  6月8日,在广东佛山的丹灶镇金沙户外休闲运动岛,南海龙舟精彩上演。160多艘单人龙舟飞桨逐浪,庆端午。

  随着一声令下,单人龙舟犹如离弦之箭,在一阵阵加油声中激扬竞渡,奋勇争先,场面十分震撼。赛事设置环绕形赛道,全程约13公里。

  眼下,南 海区“村村有队伍、月月有赛事”,全区合力打造南海龙舟超级联赛品

  海南定安:潭榄溪龙舟公开赛热闹开赛

  另外,在海南定安县,当地举行的定安潭榄溪龙舟公开赛日前也正式开赛。

  水面上,龙舟健儿们神采奕奕,迸发出乘风破浪的速度,掀起阵阵水花,比赛现场的气氛被瞬间点燃;河岸边,围观群众喝彩欢呼。让市民和游客沉浸式体验了当地的龙舟文化。

  江西上栗:挥桨如飞 奋力前进 赛龙舟迎端午

  在江西,当地也举办了端午龙舟赛,为群众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气氛。

  随着比赛正式开始,来自18支代表队的500多名龙舟健儿挥桨如飞,龙舟似蛟龙出水,奋力向前,现场气氛瞬间被点燃。

  萍乡市民黎超对记者表示,她不仅能感受到端午节的传统氛围,还能为她们的家乡队伍加油助威。

  滨河社区龙舟队队员刘露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弘扬龙舟文化,传承团结拼搏的精神。

  云南丘北:鼓声震天 船桨翻飞 龙舟赛热闹举行

  云南文山丘北县日前也举办了龙舟赛,热热闹闹迎佳节。

  鼓声震天,船桨翻飞,在云南文山丘北县举行的这场龙舟赛,吸引了来自85支队伍的1000多名参赛选手,他们有节奏地挥动船桨,奋力向终点冲刺。水声、欢呼声、呐喊声,不绝于耳。

  新疆:龙舟竞渡走马川 劈波斩浪迎端午

  龙船鼓声起,端午节味浓。

  6月8日,新疆阜康走马川河畔举行了龙舟赛等活动,共同迎接端午佳节。

  在走马川河80米宽的河面上,设置了400米的赛道,端午节龙舟赛正在激烈角逐,龙舟队伍劈波斩浪,奋勇争先,引来岸边的群众阵阵欢呼。

  除赛龙舟外,当地还开展了钓粽子、做香囊、飞花令等民俗文化体验活动。

  陕西西安:赛“龙舟” 包香囊 浓情过端午

  端午假期,陕西西安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将赛龙舟、缝香囊等端午习俗融入到人文互动之中,既丰富了游客假期体验,又传承了传统文化。

  在一处景区的赛龙舟体验区,随着裁判一声令下,参赛者们开始激烈竞逐,奋力摆动手臂向终点滑行,引来不少游客围观。这些不同肤色和面孔的参赛选手都是青年留学生,大家还现场学习如何剪裁布料、辨识传统香料、亲手缝制端午香囊。

  二十条优化措施发布十天后,11月21日下午,国务院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连发四份文件,分别针对政策调整后如何实施核酸检测、风险区划定及管控、居家隔离和居家健康监测四个方面制定了详细的指南。

  对于元首会晤后中美关系的走向,中国社科院美国问题专家吕祥2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他认为双方能够争取务实合作,从现在到明年上半年是一个比较关键的时间窗口。明年初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后,双方政治关系可能有一些调整,搞好了就有可能把两国关系往前推;搞不好的话,明年下半年美国又要进入2024年总统大选前的混乱时期,到时候的对华政策会出现什么状态,就不好预测了。

  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消息:根据《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等要求,经研究决定,调整本市以下区域风险等级(具体时间根据相关区域按照国家要求落实相应管控措施起计算):

  记者赶到现场后看到,整个着火区域已拉起警戒线,停了多辆消防车,架起了消防云梯,消防救援人员还在进行着火区域的扫尾工作,整个着火的厂房已经熏黑变形,内部结构基础设施损坏严重。

  前述地方疾控人士指出,根据政策要求,不用进行全员核酸的前提是当地疫情传播链清晰、能及时溯源,这与当地的流调能力直接相关。但事实上,各地流调、病毒追踪和溯源的水平差异很大,对一般中等城市,尤其对一些缺乏流调能力的县城而言,面对奥密克戎的传播,几乎不可能在短期内迅速摸清传播链、找到源头,结果很可能是出现社会面传播,多点开花,不得不重启区域全员核酸。

  附近商户小可发布的视频中,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整个厂房被吞噬。小可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她认识的当地人里,有3个人没能躲过这场灾难。她的邻居是一位年纪较大的老人,同样在服装厂做工,“早上听说也去世了。”

赵丽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