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咖齐聚郑州 单霁翔等阐释多元文化多样魅力

来源: 腾讯新闻
2024-06-25 04:43:33

  中新网郑州6月24日电(郭晖)“我特别希望跟年轻人交流这些文化遗产的话题,但是我发现很多年轻人接受信息的习惯在不断变化。”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23日在河南郑州举行的2024微博文化之夜·“看见多元文化力量”主题论坛上如是说。

  本次论坛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委网信办指导,郑州市委宣传部、郑州市委网信办等主办,来自社会各界的文化人士齐聚一堂,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分别阐释了多元文化的力量和魅力。

  论坛上,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以《文化的力量,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为题,阐释了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力量。已经记不清到郑州多少次的单霁翔,以自己亲身经历讲述了他和郑州的不解之缘。今年2月,他化身“登封文旅推荐官”,在短视频中推介登封文旅,“我曾参与了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申遗工作,考察过新密古城寨遗址等考古遗迹,也曾到少林寺练过拳”。

  其间,单霁翔展示了他参与录制的《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一张合影,主要讲述了走进世界文化遗产地——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探寻文化遗产背后的故事。

  让单霁翔意想不到的是,《万里走单骑》系列、《我在故宫修文物》等文化类视频节目,通过行走和交流的方式讲述文化故事,备受年轻人喜爱,“我特别希望跟年轻人交流这些文化遗产的话题,但是我发现很多年轻人接受信息的习惯在不断变化”。

  作为多元文化的重要载体,微短剧兼收并蓄,成为时下新兴的一种文艺创作形式。今年5月底,郑州官方印发了《关于郑州市加快推进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拟打造“微短剧创作之都”。

  “微短剧在郑州大有可为!”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杨洪涛接受采访时介绍,郑州西临洛阳,东接开封,人文资源富集,是微短剧创作的沃土。

  杨洪涛介绍说:“无论是文化积淀,还是现代化的气息,郑州都可以给微短剧的创作提供非常多元的视觉场景和故事源泉;无论是拍穿越题材,还是历史题材,抑或是新时代精神面貌的题材,它都有非常丰富的可供挖掘的成分。”

  论坛期间,与会嘉宾饶雪漫、赵丽娜、马伯庸等还从文学的创作与改编、薪火相传的足球梦想、历史细节中的普遍人性等方面讲述了多元文化的力量。(完)

  刘樱表示,从倪孟晓的故事中,观众可感受到他在海外传播中华文化的自豪和快乐,也可以感受到这个小家的温馨和幸福。

  医药“制造”变“智造”,带来了生产的新模式、精细化管理的新方式,更为企业带来了看得见的经济效益。该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5.69亿元,同比增长7.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402.55%。

他就是“泄洪英雄”甘宇,

  “等我回办公室给你打过来啊,挂了挂了,隧道里信号不好。”在桥墩和隧道施工难题之间游刃有余的张佳面对妻子的提出的“小”问题感到很棘手,只得草草挂断。

  “水质变好了,更多的人会来旅游。”前几年,随着白洋淀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脑子活络的张洁带着一家人搬进了城区,用空出来的淀边住房经营农家乐。

  来到位于朱紫坊的乐觉馆,一群孩子围着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张含弓学习福州十番音乐的特色乐器。院落里乐声动人,笑意满满。“今天的孩子对文化敏感又兴趣浓,我特别愿意与他们在一起。”张含弓向记者道出新春愿景:将闽都文化和福州本土音乐升华为快乐与幸福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里,让幸福早日开花结果。

蒋琦贵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