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湖南浏阳发展大棚经济带动农民增收

来源: 广西新闻网
2024-06-20 00:52:44

  中新网浏阳6月19日电(易芳霖)盛夏时节,果树飘香。走进湖南浏阳市金刚镇石霜村小寺组果蔬种植基地大棚,果农种植的圣女果大量成熟。深绿色藤蔓映衬下,一串串好似红宝石的圣女果镶嵌藤蔓间。

  “果实生长过程中没有打过农药,纯天然绿色食品,个个颗粒饱满。”果农捧着刚采摘下来的果子对游客说。大棚里,务工群众忙着疏枝、采摘,游客三五成群观光打卡。

  一直以来,石霜 村村民都有种植蔬菜传统,但因市场及种植技术等原因未形成规模化发展。如何利用独特地理优势,让群众持续增收致富,是石霜村支两委一直思考的问题。

  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近年来,石霜村坚持把产业培育和转型升级作为乡村振兴重要抓手,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做优做强特色产业,积极探索新兴产业,在大棚经济上下足功夫,使温室大棚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壮大集体经济的一把“金钥匙”。

  产品要想吸引顾客,品质必须过硬。果树基地大棚内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土质优良,全程用物理、生物方法防治病虫害,养出的每一颗圣女果质量都响当当。

  “我们在圣女果的种植、养护、销售等环节,实行全程质量监控,出产的圣女果品相好、味道佳、产量高,是真正的绿色食品,相信一定会有非常好的销量。”看着大棚里的圣女果,石霜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书记肖孝炳十分自信。

  据了解,石霜村村民委员会立足发展果蔬种植,持续在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产业发展上发力,高标准规划建设了果蔬种植基地,并以数字乡村建设为契机,发展智慧果蔬大棚,在产业选择、技术培训、产销对接等方面下足功夫。

  目前,该村圣女果产业发展取得良好成绩,实现了现代农业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跑出了群众就业增收的“加速度”。(完)

  29年来,孙涛坚守在装配工岗位上,从未停止过向技术高峰的攀登。他先后总结出30多项技能操作法和维修方案,设计制作改进了50多种专用工装工具,带领团队完成技术革新150多项、管理创新30多项,累计节创价值数千万元。

  新疆在2022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破解瓶颈制约推动自治区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中提出,要努力实现冰雪场馆设施提质增量、冰雪运动普及程度大幅提高、冰雪旅游快速发展、冰雪产业体系逐步健全等任务目标。依托新疆冰雪资源优势,初步建成以“冰雪运动、冰雪旅游”为核心的全产业链,把冰雪产业打造成为新疆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在走访中,不少企业告诉我们,最不能忽视的,就是背后这种就地“转化”的力量。还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联合人社部门,在职级晋升之外,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体系,根据自己的岗位需要,按国家标准,开展技能等级认定,并且自己发证。

  <strong>聚焦增产 深耕不辍(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strong>

  个体工商户是市场经济的“细胞”,个体工商户的发展既是国家大事,更是关系我们每个人切身利益的大事。为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系列创新举措解决了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广大个体工商户要享好政策红利和制度环境,未来会有更多缤纷的“人间烟火”。

  “贺博士,我们想听到比科学更多的东西。在你开始新研究前,会考虑什么议题?当发现研究可能面临伦理问题时,你会寻求谁的帮助?”

谢宛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