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持续领跑 《热辣滚烫》“赢”的背后

来源: 海报新闻
2024-06-18 04:43:57

  中新社北京2月15日电 (记者 高凯)自“鸣枪”第二天开始领先,之后是持续领跑,在这个不乏好作品的春节档,贾玲导演并主演的第二部电影作品《热辣滚烫》有望再度成为“赢”到最后的冠军。

  因为贾玲在拍摄过程中的大幅减重,自定档以来,《热辣滚烫》一直保持极高的讨论度,甚至到大幕开启,很多人的好奇点仍在“瘦下来的贾玲”这一“奇观”上。于是,与当年横空出世的《你好,李焕英》相似,贾玲本人,再次成为其作品绕不开的“副本”。

  如果说《你好,李焕英》还只是以创作者与母亲的真实情感为基础和内核,那么《热辣滚烫》则更进一步:贾玲甚至已成为女主人公在真实世界中的“平行主角”。

  这也是《热辣滚烫》更显“特殊”之处。截至15日12时47分,该片票房已突破21亿元(人民币),以明显优势领跑春节档。同样居高不下的是该片引发的讨论。若说影片中的杜乐莹因触底反弹足够“燃”和感人,但其实,观众在观影前已从现实中的贾玲身上完成一部分情绪积累,直至片尾被推向燃爆,不少观众直言,“整部电影,看花絮彩蛋部分眼泪最凶猛”。

  而这亦是引发最多争议的一点,不少人认为该片以“减重100斤”为噱头反复炒作,可其作为电影本身,完成度上难称圆熟出色,上映后的高票房更像是一次营销策划的胜利。但如同杜乐莹一般,尽管没能在拳台战胜职业对手,她仍然“赢了”,《热辣滚烫》也“赢了”,抛开“减重噱头”,更有她从《你好,李焕英》就开始展现出的女性创作者独有的感性和细腻。

  影片前段,杜乐莹在自以为的“爱情”中小心翼翼的雀跃与卑微,对生活彻底绝望后爆发式的痛哭,收获自己的“赢”之后依旧轻声细语、唯唯诺诺但又清晰坚决的一句“我不爱吃牛蛙”……贾玲与杜乐莹的“重叠”绝不止于疯狂的训练减重,更是对角色内心的理解已到难分“你”“我”的程度,正是这种完全的“进入”,令片中的爱与痛皆被演绎得切肤的真实。

  身为女性创作者,贾玲无需特别设计就能 在细节处展现可贵的善意与温度。最典型的例子是“《热辣滚烫》拍猥亵对准猥亵者的脸”,在这条社交平台的热搜词条下,有观众评论,“充分展现加害者的丑恶嘴脸,这很少见,而这种戏就应该揭露施暴者的丑恶猖狂,而不是撕开受害者的伤和屈辱。”

  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此外,国家举重队体能康复组组长李威当选亚洲举重联合会医务委员会委员。(完)

  今年是熊平章从警的第39年,也是他最后一个春运。临近退休,老熊心里充满了不舍。穿着这份警服,就要担起这份责任。他说,自己会“站好最后一班岗”。(完)

  实施大规模公共卫生应对举措,各省区市相继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延长春节假期,大专院校、中小学推迟开学,全国两会推迟召开……中国果断作出一系列决策。

  1月18日,在广西河池市金城江火车站候车室内,曲调悠扬的歌声在飘荡,吸引了正在候车的旅客驻足聆听。南宁铁路公安局柳州公安处金城江站派出所民警罗士麒正在演唱自己改编填词的春运反电诈版歌曲《有何不可》,并向旅客发放自己创作的反电诈漫画,令春运返乡的旅客眼前一亮。

  <strong>魔芋爽在台湾小学生之间“疯传”</strong>

萧建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