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荷花奖”金奖得主孙秋月:“登上舞台,我就是蔡文姬”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4-06-15 23:53:53

  中新网鄂尔多斯6月14日电 题:访“荷花奖”金奖得主孙秋月:“登上舞台,我就是蔡文姬”

  中新网记者 李 爱平

  经过对剧本的反复修改、打磨,预演,孙秋月终于对自己饰演的蔡文姬有了满意的感觉。

  “现在只要登上舞台,我就是蔡文姬”。6月13日晚间,这位曾获中国舞蹈“荷花奖”表演金奖等殊荣的舞蹈艺术家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如是表示。

  她对蔡文姬的这种强烈的同感,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大剧院12日晚间上演的舞剧《胡笳十八拍》中,得到了观众的热切回应。

  “谢幕时刻,台下的观众不肯走,我们谢了4次幕,才看到观众恋恋不舍地走出剧场。”孙秋月说,那一刻,她感觉选对了蔡文姬这个角色,“即便在100分钟的演出中要做到分秒必争,但我依然感觉到兴奋和快乐。”

  “从上场到谢幕,每一场都有我的演出。”孙秋月透露,“尤其是到换装时,我需要6个工作人员帮忙,才能与下一场的舞台无缝衔接,这中间一点都不能疏忽。”“我稍微能喘口气的时间,大概只有10秒钟左右。”

  作为舞蹈艺术家,孙秋月留给很多人的记忆是:2006年多哈亚运会闭幕式上那个翩翩起舞的中国舞者;2008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春晚上翩若惊鸿的“飞天”女神;经典舞剧《丝路花雨》中仪态万千的歌伎英娘……这一次,她让观众记住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蔡文姬。

  孙秋月与蔡文姬结缘,是在一年前。彼时,她接到鄂尔多斯乌兰牧骑的盛情邀请,后者希望她饰演舞剧《胡笳十八拍》中的蔡文姬。

  “在这之前我对蔡文姬以及这段历史只有粗浅的认识。”孙秋月告诉记者,与鄂尔多斯乌兰牧骑负责人以及《胡笳十八拍》编剧、总编导的沟通中,她慢慢了解了蔡文姬的故事和成就。“经专家考证,蔡文姬在南匈奴美稷城(今鄂尔多斯地区)生活了12年,并与左贤王育有二子。”“她(蔡文姬)借助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创造的吹奏乐器——胡笳,将少数民族的乐曲转化为中原雅音的故事,非常令人震撼。”

  蔡文姬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孙秋月,她决定投入更多精力来完成这部舞剧的创作,于是一次次地从北京飞到鄂尔多斯进行排练。

  精益求精的舞剧团队,屡屡对剧本进行修改。孙秋月介绍,“有时候刚刚排练成功的一个动作,第二天还得再次重排。”

  2023年冬天,为了让舞剧《胡笳十八拍》能更上层楼,鄂尔多斯乌兰牧骑联合北京保利剧院在北京进行了预演,“原本我们对舞剧能否得到认可是忐忑不安的,但没想到获得了业界的高度认可。”

  业内专家刘月娥表示,舞剧《胡笳十八拍》除了内涵深厚,艺术性也很可观。

  在此前提下,舞剧《胡笳十八拍》在鄂尔多斯大剧院迎来首次正式演出。作为女主演,孙秋月精湛的表演,再次收获了掌声。

  在剧中第4场,孙秋月用舞蹈表现蔡文姬在续写《后汉书》时的别样心情,让不少观众连连叫好。有观众认为,“在剧院看到了古典舞、民族舞两种不同风格舞蹈带来的情感,令人感喟。”

  亦有观众表示,蔡文姬的婚姻让人感慨万千,对于这样一位伟大的女性,除了尊敬之外,似乎找不到更好的语言。

  3天后,孙秋月将赴沈阳进行巡演,她期待穿越千年的蔡文姬能在舞台上再弹《胡笳十八拍》,她喜欢那样的声音,“那样的声音让我的舞蹈跳起来更有兴奋感,也更有幸福感。”(完)

她早产了3个月

在世界杯的现场,你会感受到每个国家的文化不一样:比如阿根廷球迷,他们就是乌泱乌泱地一群人到里约热内卢,然后在地铁上疯狂地拍打东西、唱歌;而巴西球迷自己一个人也能嗨;整体来说,拉美球迷比欧洲球迷更疯狂一些,你看上一届俄罗斯世界杯,拉美球迷比欧洲球迷还多,就知道了。

以上是基于供货商和购买商之间长期合作,彼此之间高度信任的赊账关系。但是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商品价格的提高,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为了销售更多货物,吸引更多买家,即使在不熟悉的情况下,中国供货商也主动提出赊账。于是,赊账形式就从熟悉的买卖双方延伸到不熟悉的买家和卖家之间,并且发展成一种约定俗成的市场交易行为。不赊账的商家很快就会失去客户,继而被市场淘汰。只有售卖非常稀缺的商品的商家,才有资格坚持现金交易而不被市场淘汰。

不过一个很现实问题就是,选择很多,但是价格上可能不太友好。

如今全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秋冬季节,在不少人眼里,家人围坐,其乐融融地观赛,可能才是打开卡塔尔世界杯的“正确姿势”。

海格客车在世界杯期间运送乘客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黄怡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