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

来源: 猫眼娱乐
2024-06-05 16:53:02

  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人民观点)

  ——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①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提出是“第二个结合”在金融领域的生动实践和最新要求,让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有了更宏阔的历史纵深。即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评论,与广大读者一起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共同探讨如何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不断开创新时代金融工作新局面。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新编历史晋剧《日昇昌票号》里有这样的情节:当饥寒交迫的魏老太拿着被水浸过的汇票来兑银子,伙计难辨数额怎么办?日昇昌票号大掌柜雷履泰责人详查账目底簿,当机立断,兑!当伙计忽略差价少给客商兑了七两八钱银子怎么办?雷履泰斩钉截铁,补齐!正是靠着这种诚信精神,日昇昌票号实现了分号遍布全国几十个城市、商埠重镇,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

  2022年1月27日,正在山西晋中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日昇昌票号博物馆,了解晋商文化和晋商精神的孕育、发展等情况,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挖掘晋商文化内涵,更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这是对历史的深刻总结,也是对金融文化传承创新的明确要求。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离不开文化的滋养浸润。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这一重大课题,深刻阐明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五个方面的实践要求。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既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又彰显了现代金融元素、金融理念、金融精神,是“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在金融领域的生动体现。其中,“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居于首位。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必须深入贯彻落实这一实践要求。

  “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重信守诺,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活动中积累的道德观、经营观的重要体现。四川成都,交子金融博物馆,“千斯仓”钞版印样等展品,无声讲述着世界 最早纸币“交子”的故事。北宋初年,成都已是内陆繁华的商贸中心,各地商旅云集于此。当时四川用铁钱,买一匹绢需要90斤到100斤的铁钱,携带不便。为破解“值轻量重”的难题,成都出现了经营铁钱保管业务的“交子铺”。存款人把铁钱交给铺子,铺子用楮纸印刷纸券作为支付凭证,上面清晰标注了用户存放的铁钱数量,供其异地兑现,这种楮纸券即为“交子”。以信用为依托,一张张薄薄的纸券,成为蜀地商贸业繁盛的重要支撑。从商鞅“徙木立信”,到季布“一诺千金”,再到“交子”以信兴商,对诚信的重视与追求,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精神血脉。时代在变,但诚实守信始终是我们不变的价值追求。

  金融行业以信用为基础,没有信用就没有金融。小到个人办理信用卡,大到企业获得融资授信,金融活动时时刻刻建立在信用之上。新时代以来,针对资金空转、套利等现象,开展市场乱象专项治理;扎实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加强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出台《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评估办法》等文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重要成果。截至2023年末,我国银行机构通过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累计发放贷款23.4万亿元,信用在金融风险识别、监测、管理、处置等环节的基础作用得以发挥,让“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更加深入人心。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方能筑牢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诚信之基”。

  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既要靠自律,也要靠他律。一方面,应在金融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恪守市场规则和职业操守,将诚实守信融入各项业务,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和服务承诺;要发扬铁算盘、铁账本、铁规章精神,始终不做假账,诚实经营,珍惜信誉,不逾越底线。另一方面,应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法治体系。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将为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优质的软环境。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曾以百年老店胡庆余堂的故事阐释“坚守讲义守信的品行和操守”——“大堂内挂着的是‘戒欺’的牌匾,告诫员工牢记诚信经营;大堂外挂的是‘真不二价’的招牌,接受客户的评定监督”。对于金融行业而言,诚实守信更是安身立命、不断发展的生命线。既加强现代金融机构和金融基础设施等“硬实力”建设,也促进价值观、行为规范等“软实力”提升,推动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将“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扎扎实实落实在本职岗位上、具体行动中,就一定能不断谱写金融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人民日报评论部)

  为充分运用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成果,本次论坛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多位专家参加,并作主题分享,就青藏高原科学旅游发展、G219沿线地质演化和湖泊科考与地理旅游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专家们指出,G219串联起了亚热带季风气候到寒带气候的丰富自然景观,整条公路景观类型丰富多样,野生动物分布广泛,植被类型差异明显,拥有得天独厚的科学旅游开发资源及优势,在社会经济与科学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3.协同化解涉案风险,拓宽渠道追讨欠薪。由于本案被害人人数众多,被欠薪工人诉求强烈,极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检察机关做好工作预案的同时,与区管委会组织与人力资源部、应急管理局信访办等部门联动,耐心释法说理,安抚工人情绪,引导理性维权。同时,与区劳动监察局、涉案建设公司多次沟通,协调建设公司积极筹得薪资441万余元垫付给欠薪工人。检察机关还对部分生活困难的被害人开展了国家司法救助,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劳动成果得到有效维护。

  3.开展多方协作,促成农民工工资全部清偿。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期间,检察机关主动邀请工程发包方、工人代表、辩护律师进行面对面沟通。向工程发包方阐明案件事实及工人疾苦,促使发包方先行垫付工人工资30余万元;向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人开示全案证据,逐笔核算发包方向其支付的工程款,督促潘某某自愿认罪认罚并支付剩余拖欠的30余万元工资,促成工人工资全部清偿,化解了工资拖欠矛盾;向工人代表耐心释法说理,促使工人对潘某某予以谅解。

  “在春节法定节假日周期,向车主提供春节在岗服务费、高额冲单奖励等,预期将为车主收入带来较大涨幅,同时维护供需平衡。”哈啰打车负责人表示。

  答:的确如此。2019年以来,最高检已连续四年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典型案例等方式通报检察机关依法惩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办理情况,以案释法,加大宣传力度。每年都选择岁末年初这个时间点,既是对我们一年打击欠薪犯罪工作的总结梳理,也是因为春节临近,农民工工资支付逐渐进入高峰期,欠薪问题也易进入高发多发期。刚刚召开的国务院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再次强调,依法严厉惩处恶意欠薪行为,确保农民工及时足额拿到工资,加大农民工就业帮扶,对失业农民工、困难农民工及时予以失业补助、困难救助,兜牢基本民生底线。近年来,在各地积极推动根治欠薪专项行动整治下,检察机关持续推动惩治恶意欠薪犯罪力度不断加强,劳动者维权意识明显提高,企业欠薪行为得到改善,全国检察机关受理拒不支持劳动报酬案件呈逐年下降趋势,欠薪问题高发多发态势得到明显遏制。2022年1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逮捕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1073件1136人,同比分别下降34.09%、33.49%,其中批准决定逮捕376件390人,不批准逮捕706件760人;受理审查起诉2367件2781人,同比分别下降15.83%、14.72%,其中提起公诉897件999人,不起诉1202件1444人。在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办理中,检察机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惩防并举,始终坚持统筹好追缴欠薪保障民生和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克服就案办案、机械司法,坚决避免“办了案子垮了厂子”,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用足用好法律制度规定,努力做到“三个并重”,即坚持依法惩治犯罪与追讨欠薪并重,让劳动者更“安薪”;坚持依法维权与护企发展并重,让企业发展更健康;坚持依法办案与诉源治理并重,让社会更和谐。

  <strong>多地机场客流量回升 专家提醒做好个人防护</strong>

童逸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