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闽台同宗村族谱交流大会在福建石狮开幕

来源: 潇湘晨报
2024-06-11 15:31:24

  中新网福建石狮6月9日电 (孙虹梁白瑜)首届闽台同宗村族谱交流大会9日在福建省石狮市博物馆开幕,“两岸同根脉闽台一家亲——首届闽台同宗村族谱展”同步开展,吸引闽台文史专家学者、同宗姓氏代表,以及台湾同宗村谒祖访亲团成员共100多人参会。

  首届闽台同宗村族谱展共展出38个姓氏、170部、202册族谱,闽台地区排名前12位的大姓,如“陈、林、黄、张、李、王、吴、刘、杨、蔡、许、郑”等同宗姓氏族谱,以及郑成功所在的《石井郑氏族谱》、施琅所在的《浔海施氏大宗谱》,经由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牵线而编修完成的彰化县福兴乡元中村田头仔《梁氏族谱》、近期成功对接的《青阳霞浯家谱》等均有展出。

  说起《青阳霞浯家谱》,不久前成功“寻根”的台胞吴瑞当分享了自己的经历。“自从十七世祖迁台至今大约有两百年了,我也曾自己回乡寻找亲人,可惜都没有找到。”吴瑞当告诉记者,今年4月,他试着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公众号后台留言,希望在“对接族谱”方面得到帮助。

  收到留言后,中国 闽台缘博物馆文献信息中心根据吴瑞当提供的祖辈姓名及迁台等信息,在馆藏的《青阳霞浯家谱》里找到吴家先祖的记录。

  “由于家谱内记载的脉络还不够详尽,因此馆内工作人员黄帆还帮忙联系了晋江西园街道的吴氏宗亲。”经过不懈努力,吴瑞当终于获得其家族完整的迁台脉络。“昨天,我回到我的祖籍地西园街道霞浯社区祭祖、扫墓,内心非常触动,也感谢一路以来帮助过我的人们。”

  “同宗村是指明清时期闽人迁台后衍播而成的,与福建祖地同宗姓、同宗族的村落。”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原副馆长、闽台谱牒文史专家朱定波介绍,福建是广大台湾同胞最主要的祖籍地,闽台同宗村约有1.2至1.5万对。“希望通过这样的交流大会,助力更多台湾同胞实现族谱对接、寻根谒祖、认祖归宗,进一步促进两岸融合发展。”

  据悉,为期4天的本次大会由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闽台对渡文化节组织委员会主办,泉州姓氏文化交流协会、石狮市博物馆承办。大会期间还将举办闽台族谱文化交流对话、闽台同宗村族谱文化研讨会、闽台族谱文化专题讲座、闽台同宗村族谱对接寻根咨询服务等系列活动。(完)

  上了岛,进了村,王晓樱发现:以前渔民用木板和油毛毡搭建的窝棚变成了一排排整齐的小洋楼;曾经村民只能接雨水洗澡、用咸井水煮饭,如今有了可以24小时供电的电厂、新建了海水淡化厂;向海望去,“三沙一号”和“三沙二号”大型补给船穿梭在海南岛和西沙,三沙告别了过去的物质紧缺与交通不便的日子。

  “钟宝莲是我们广州南站有名的‘活地图’,一听车次就能准确说出列车停靠股道、停靠站信息,快速为旅客提供咨询指引服务。”同事李莹介绍,钟宝莲自2009年到广州南站工作以来,6本厚厚的笔记本记满了每次调整运行图后列车停靠股道、变化、应急处置方法等。

  为何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实现强势增长?平安证券研报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从需求端来看,三重因素推动光伏外需维持高景气:

  《今生也是第一次》从三个不同年代的女性视角展开,故事跳转了三段时空,讲述了三个女性在同一间产房当中生产的故事。1993年的戴思瑾、2008年的陈兰青以及2022年的路远方,三位妈妈在即将分娩时,各自面对人生第一次生孩子的鸡飞狗跳,各自面对人生当妈妈的“第一次”。

  配件送达后,王睿进行了数量和外观质量的核验,并通过系统进行了物料调拨交接。早上4点32分,第一列动车组列车缓缓驶出动车库,开启了一天的运输任务,此时的王睿刚刚完成了一天的工作。

  2022年8月16日,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等17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提出完善生育休假政策、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等举措。有专家评价称,国家出台大力度、多举措政策,意在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让更多年轻人“愿意生、育得好、教得好”。

黄俊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