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肿瘤科普康复基地”在上海揭牌成立

来源: 山东大众网
2024-06-03 09:29:51

  中新网上海6月1日电 (记者 陈静)结直肠癌已经成为中国最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1日,在中国抗癌协会结直肠肿瘤整合康复专委会的指导支持下,“结直肠肿瘤科普康复基地”在上海揭牌成立,为广大结直肠肿瘤患者的科普与康复提供一个权威的整合性平台。

  该基地挂靠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二科,旨在关注肠癌患者的全程管理,倡导肠癌防治的“三早”理念,帮助肠癌患者更好回归社会。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二科主任李心翔教授1日表示,近年来,结直肠癌发病率在逐渐增加。于民众和肠癌患者而言,科学预防和治 疗至关重要,“我们希望通过发起成立结直肠肿瘤科普康复基地,凝聚更多科普资源,传播丰富的肠癌科普知识,为肠癌防治事业贡献更多力量。”李心翔表示。

  李心翔教授指出,尽管肠癌主要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45岁以下的青年人群肠癌,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生率不断上升。这与青年人主动筛查意识薄弱,以及不良生活方式、遗传等因素有关。呼吁青年人重视肠癌筛查是“结直肠肿瘤科普康复基地”的一个关注点。

  由于肠癌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多个环节,“结直肠肿瘤科普康复基地”将为肠癌患者开展全生命周期科普管理模式,覆盖“防筛诊治康”全过程。例如,对于低位直肠癌术后病人,即使保肛成功,也往往面临着术后肛门功能康复的过程。对于这部分患者,“结直肠肿瘤科普康复基地”除了关注患者的身体功能康复,还将侧重关注患者心理以及造口护理等康复需求。

  近年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癌综合诊治团队先后开展遗传咨询门诊、造口门诊和常康患者康复沙龙等,对肠癌术后造口患者进行全面、延续、规范化的管理,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心理健康。

  据了解,第十五届上海结直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及进展大会暨第七届直肠肿瘤外科技术与综合治疗高峰论坛同期召开。本次会议不仅关注肠癌诊治领域,还涵盖了对于患者的科普宣教以及康复管理的研讨。大会特设结直肠外科肠道功能重建与整合康复质量控制与创新论坛,从医学专业视角探讨如何为更多肠癌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康复生活等。(完)

  “个人既是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者,同时也是气候变化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增强的受害者。” 贾小龙表示,要倡导个人在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转向绿色消费模式,尽可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在古典音乐类奖项方面,华人指挥家张弦(Xian Zhang)表现出色,以《Letters For The Future》等作品赢得最佳古典器乐独奏和最佳当代古典音乐作曲两个奖项。

  此外,从浙西到皖南,从苏北到皖北,池黄高铁岭上村隧道、马鞍山公铁两用长江大桥等多个铁路建设项目正在加紧推进。据悉,过去的一年,长三角铁路共有3个建设项目开通,6个建设项目开工,21个在建项目施工组织兑现率达95%,全年完成基建投资1089亿元人民币。截至2022年底,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达13749.7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6700余公里。(完)

  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20万亿元,同比增长3%。就业基本盘总体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内需规模继续扩大,经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连接金华与宁波的金甬铁路是一条在建的国家Ⅰ级双线电气化铁路。“我们正在抓紧进行架梁、桥面系等铺轨前的扫尾工作,预计3月进入全线铺轨阶段。”负责金甬铁路建设管理的杭州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徐俏东说。

  据介绍,近年来,江安县委、县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早茶产业的发展,通过“4+1”等奖补政策不断培育壮大早茶发展的主体。目前,早茶已经成为江安县农业主导产业之一,打造了“竹海仙芽”“邵湾早茶”等知名品牌,全县从事早茶生产和销售的人员大约2万人,带动茶农户均增收5000元左右。

吕孟儒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