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心”县,如何接住了龙年首场“泼天的富贵”?

来源: 红网
2024-06-09 22:14:42

  在华北大地上,有一个被网友戏称为“宇宙中心”的县城——山东省菏泽市曹县。这个春节假期,它“又双叒叕”成为了“中心”,凭借新春战袍马面裙再度成为“顶流”,霸占海内外“热搜”。

  “马面裙成爆款新春战袍”“曹县卖了3亿的马面裙依然供应不求””马面裙走进大英博物馆”……曹县马面裙今春正引领新一轮的时尚热潮。

  数据显示,今年,曹县以马面裙为主的龙年拜年服销售额已超过3亿元,“宇宙中心”再度爆火。

  如果说,“宇宙中心”的调侃让曹县闯入网友的视线,2023年靠卖汉服年入70亿元,则吸引了网友对曹县的持续关注。这马面裙带来的泼天富贵,怎么又让曹县接住了?

  为什么火的是马面裙?

  马面裙,作为汉服中的一种,由前后4个裙门组成,两两重合,侧面打褶,腰间用绳或纽固结。它的翻红或与2022年某奢侈品牌“撞款”事件有关。

  “我也是从那次事件后开始了解马面裙。”“00后”汉服爱好者刘姝妤说,风波过后,她关注的汉服博主开始自发科普马面裙的相关知识。“中式审美热潮的席卷,汉服圈的粉丝日益增多,马面裙也受到更多人喜爱。”

  虽然上述奢侈品牌的“移植”促成了民众对这条裙子的认知觉醒,使2023年成为“马面裙元年”,但实际上马面裙却一直存在我们身边。

  87版《红楼梦》被赞为电视剧服化道的“天花板”,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在剧中皆有穿着马面裙的画面。

  近些年,在颇受观众喜爱的《古剑奇谭》《花千骨》等影视剧中,一众古装美女也都纷纷身着各式改良款马面裙亮相。

  而问马面裙如何在当今“受宠”,答案或许像马面裙的纹样般“丰富多彩”,不同年龄段穿马面裙的人都会给出不同的理由。

  但细细品味,究其根本,除去新鲜感、流行之外的因素,马面裙的火爆主要在于它既好看又好穿,性价比高,国风特征明显,时尚又百搭。“不论是穿去大雅之堂还是市井小巷,马面裙皆能品出不同的滋味。”马面裙忠实粉丝陈紫萱说。

  “马面裙‘走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马面裙形制本身及其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徐晓慧认为,马面裙是中国传统造物智慧的结晶,款式设计严谨而有法度,尤其是典型的马面裙门,居于人体之中,两侧褶裥对称分布,与色彩、装饰、纹样等共同呈现出“中正典雅”的美学特征,达到了装饰、功能与文化的完美统一。

  在徐晓慧看来,马面裙走俏海外为重塑中国时尚话语权提供契机。“马面裙的美从不是刹那间的芳华,是可以跨越时间和地域的美。”

  曹县缘何再度成为“中心”?

  2021年,一名博主在短视频平台上用山东方言口音喊出“山东菏泽曹县666我们勒宝贝”,引发网友争相效仿并调侃其为”宇宙中心。几乎“一夜之间”看似平平无奇的鲁西南小县被网络热梗彻底带火出圈。

  曹县,隶属于山东省菏泽市,古称曹州,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豫两省八县交界处。

  在过去,鲁西南地区的交通相对落后,和北方大多数农村县城一样,曹县的农民主要依赖农业生产,或外出打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

  上世纪90年代,“影楼风”“戏风”吹到了曹县,村民开始在农闲的时候生产影楼服装和戏服。

  转机来自2010年,曹县人开始试水电商,甚至有人凭借开网店赚了第一桶金。从此,曹县人纷纷投入这场电商浪潮。

  早在涉足汉服前,曹县就是国内最大的演出表演服饰加工基地,每年承包了电商平台上70%左右的演出服。

  然而,曹县人的目标并没有止步于此,从2019年开始,随着影视古装剧和短视频对汉服文化的宣传,曹县一部分经营演出服的商家看准时机,迅速转型,开始大批量生产汉服,凭借汉服,曹县再一次成功出圈。

  如今,随着“新中式穿搭”走红,汉服穿搭、马面裙穿搭逐渐融入日常生活中。因为价格低、款式多,曹县汉服成为许多年轻人的选择,被称为“年轻人的第一件汉服”,山东也一跃成为“淘宝汉服爆款来源第一大省”。

  曹县辰霏服饰有限公司作为线上和线下销售为一体的汉服企业,在节前就大约售出了1.6万件马面裙,这一数字是去年的3到4倍。据该公司总经理孟晓霞介绍,春节期间,基本每天都有客户选购龙年拜年服,每天大约200人次至300人次的客流量,“印有龙凤等图案的原创红色系马面裙尤为受欢迎。”

  曹县汉服协会会长胡春青介绍说,目前,曹县生产汉服的企业有2282家,预计整个春节期间曹县拜年服销售额将超过4亿元。

  在胡春青看来,供应链是曹县的马面裙及汉服商家参与竞争的关键优势,“尤其是当直播电商成为重要线上渠道,这对供应链的反应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在,走进曹县,映入眼帘的是大大小小的汉服企业和电商公司,原料、设计、加工、销售,这里汇集了一条完整的汉服产业链。“空着手在这里步行不超过5公里,就能做出一件汉服来。”网友如是评论。

  曹县汉服发展去向何方?

  虽然曹县汉服是演出服加工产业基础上细化出的细分领域,转型并不难,但曹县的汉服产业发展之路并不平坦。

  曹县汉服最初被业内称为“山寨货”,但如今,越来越多的汉服商家逐渐开始做原创、打品牌,往精细化、设计化方向发展。

  “得益于庞大的生产规模,曹县汉服产业发展的质量,包括从业人员的原创设计能力、生产工艺等都在提升。”胡春青说。

  曹县汉服设计师刘星月一直尝试在汉服的“旧瓶”里装“新酒”。她以马面裙为例举例称,明代的马面裙素雅,清代的马面裙华贵,每个时代的马面裙都有不同的特征和表达。“我们的设计会根据消费者的时尚需求进行改良,把裙腰做成素色,更日常、方便和现代化。”

  当前,汉服正风靡全球,很多外国友人也尝试穿着汉服,除了线下和线上销售,曹县汉服企业已开始涉足海外业务,汉服外销至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等欧洲国家。

  下一个“马面裙”会是什么?

  中国历来重视正衣冠,所谓“垂衣裳而天下治”。其实,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值得传承“复宠”的华服,不止马面裙。

  以女性服装为例,且不说曲裾、云肩褙子等款式,单是明确以裙为名的,就足以“组团出击”,留仙裙、花间裙、月华裙等都曾受女性追捧。

  近年来,随着“国潮风”“新中式风”的日渐兴起,曹县生产的汉服品类也日趋扩大,襦裙、曲裾等款式在曹县应有尽有。由于受到市场趋势、消费者喜好等因素的影响,下一个“出圈的”品类可能无法预测。不过,可以根据现有的市场情况和消费者需求来推测一些可能的方向。

  从市场趋势和消费者喜好来看,汉服市场规模呈现持续上升扩大趋势,未来仍有较大的上行空间。艾媒咨询发布的《2024-2025年中国汉服产业现状及消费行为研究报告》 显示,中国消费者认为改良汉服日常穿着还是有些繁琐占比43.8%。由此可以看出未来轻便、日常的汉服款式可能更受消费者喜爱。

  再从消费者喜好来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身着汉服出现在生活的各个场景,特别是年轻人对汉服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因此更加时尚、潮流的汉服品类,如齐胸襦裙、对襟襦裙等可能受消费者青睐。

  你觉得下一个“马面裙”会是 什么呢?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作者:李明芮)

  11月22日,王雪向中国新闻周刊回忆逃生过程时,仍然觉得胆战心惊。她所在的公司主要加工秋衣秋裤,二三十名员工大多是女性,平时,妇女们忙完家里的农活,便来厂里打零工。最近赶上疫情,加上这个季节的活不多,不少员工都没有去上班。

  在西南政法大学,监察法学作为新兴的学科暂时还没有特定教材,但郑洪要学的东西比其他专业更广泛,既包括监察法、刑法、刑诉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等基本法学课程,还包括党内法规和调查实训。

  在长江口这片能见度几乎为零的江海交汇水域,找寻水下文化遗产犹如大海捞针。浑水环境是中国乃至世界水下考古发展至今极难跨越的瓶颈。在水下考古工作启动之初,考古工作者与科技工作者开展跨界合作,自主研发了“浑水水域水下成像装置”,开发了“机器人水下考古装备关键技术与应用”,综合运用无人艇、多波束声呐、侧扫声呐、浅地层剖面仪和磁力仪等海洋物探设备,对长江口水域开展水下调查。

  “二十条”措施规定,高风险区连续5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但《方案》进一步明确:高风险区连续5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且第5天风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降为低风险区。专家指出,这是为了阻止一些地方“一刀切”解封,相当于“安上了一个阀门”。

  1869年5月4日,戴维德捕到一只“竹熊”,取名“黑白熊”,戴维德决定将它带回法国,可还没运到成都就奄奄一息了,戴维德只好做成标本送到法国巴黎的国家博物馆展出。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表示,“团团”患病后,两岸同胞都很关心,大陆也应邀派出两名专家赴台,感谢两岸专业团队尽到的努力,希望两岸继续做好大熊猫的保护和交流合作。

陈宥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