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态矫正“神器”有用吗?找到问题根源更靠谱

来源: 重庆华龙网
2024-06-25 00:48:02

  驼背、含胸、脖子前倾、骨盆前倾、高低肩……当下,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自己有着各种体态问题,这既让他们在身体上感到不适,也可能在心理上感到焦虑。

  为调整体态,一些人寄希望于“背背佳”等矫姿产品。“背背佳”对很多80后90后的童年来说并不陌生,最近它又热了,这一次它的购买者以成年人为主。日前,“背背佳90天卖了一个亿”话题登上热搜。在有的电商平台“背背佳”旗舰店,热销成人款矫姿带销量超百万件。

  不良体态问题是如何形成的?市面上的各种矫正体态的“神器”是否有用?正确的体态矫正方式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工人日报》记者展开了采访。

  “体态是一种结果和表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骨科医生郭峰对《工人日报》记者表示,“本质上是力线不正。力线不正可能是天生的,也可能是长期伏案、不良坐姿等日常生活习惯导致的。”

  记者了解到,多种品牌的同类型矫姿带在市面上热销,售价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

  “背背佳”的产品说明显示,针对日常姿势不好、难以保持良好身形姿态的“非患者”用户,建议每次穿着控制在两小时以内,坚持使用后驼背情况通常会慢慢改善。

  但是,“背背佳”类矫姿带的使用体验因人而异。有网友认为很勒、不舒服,脱下就没用,是“美丽刑具”和“智商税”;也有消费者表示,坚持使用是有效果的,可以让人养成良好的习惯;还有人认为这种产品只是一种辅助,不能过于依赖。

  “‘背背佳’这类产品其实也是在矫正力线,它的作用在于提醒和限制使用者的姿势,但是单纯靠这个来实现矫正是不大可能的。”郭峰说,“还是要去专业机构做一下评估,找到自身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才能有针对性地去解决,盲目跟风用某种方法并不可取。”

  需进行正确的体姿 训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刘玉增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驼背、圆肩、头颈前探等常见的不良体态,如果放任不管会产生一系列危害。

  “例如,肩颈僵紧会导致体态变差,不良体态又会加重肩颈的僵紧,产生恶性循环;颈部深层肌群紧绷,脖颈肌肉劳损会引发头痛;肌肉顺应性减低,导致呼吸不畅;长期慢性劳损,增加脊柱各部分的压力,长期可能导致脊柱变形,进而产生长期的腰背痛。”刘玉增说。

  刘玉增也认为,矫姿带并非解决姿势问题的根本方法,要真正改善体态,需要进行正确的体姿训练和调整,通过加强核心肌群、改善肌肉平衡和灵活性等方式逐步调整身体姿势,形成良好的习惯。长期坚持正确的体姿训练和行为习惯,才能有效预防姿势问题,并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在某些疾病状态下,体态问题可能会更加严重,例如脊柱侧弯、退行性腰椎间盘疾病、脊柱骨折、强直性脊柱炎、椎管狭窄等。这类问题会对健康造成显著影响,需要及时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

  “当然并非所有的体态问题都需要纠正,一些轻微的体态偏差、个体自然的体态特点、随着年龄增长出现的体态变化等情况,盲目去纠正可能反而会适得其反,导致不必要的担忧和治疗。”刘玉增提醒道。

  运动能增强肌肉力量改善体态

  很多人关心的一个问题是,通过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并加以坚持,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姿势,能否让体态变好?答案是肯定的。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多位医学专家认为,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协调性,从而改善体态,现在很多都市白领出现腰酸背痛等问题,与缺乏运动脱不开关系。

  瑜伽教练田纳的经验或许可以给普通人提供一些参考。田纳曾因背部长期疼痛去医院检查,被诊断为脊柱侧弯。就她当时的情况而言,医生难以判断病因是先天还是后天所致。在医院进行了大半年的理疗、牵引、推拿等治疗后,她的疼痛得到了部分缓解。

  “我是先有疼痛,然后才发现自己的体态有问题的。”田纳对《工人日报》记者说。当时她所工作的俱乐部里有不同类型的运动方式,医生建议她不要进行太剧烈的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田纳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运动体系,并进行了系统性的学习。每次运动过后,她的疼痛问题都能得到更好的缓解。

  长达20多年的刻苦运动,让田纳成了受益者,疼痛问题慢慢消失,在后来的检查中,她的脊柱也已经恢复到了正常的曲度。在她看来,体态是身体可以养成的习惯,坚持锻炼可以让肌肉形成记忆——这种肌肉惯性可以从运动延伸到日常生活中。

  既然英美媒体大谈所谓的TikTok被“全球范围”关注的大背景,其实就是每每上英美一些媒体的头条,且似乎不是什么好事,那就不妨掰开来说说透。

  但好景不长,很多卖家发现亚马逊“做不动了”。在刚进入跨境电商行业时,罗松明选择的是汽配产品。汽配产品竞争激烈,淡旺季明显。在行业景气时,即便是销售淡季,也能维持销量。但从2021年开始,罗松明选择增加家用工具品类,来弥补汽配淡季的空缺。

  在刷单时代,通过疯狂的铺货模式快速实现规模化,的确是一条走得通的路径,本质只是将中国供应链最初级的代工厂模式搬到了线上。但封店潮,成了压垮铺货模式的最后一根稻草。封店导致了一些卖家“极高的库存”,短时间根本卖不出去,直接导致了一些公司的倒闭。

  今年以来,随着物流成本下降、生产复苏,即便是淡季,菠萝君跨境电商业务在前两个月环比仍有20%的增长。“今年的目标就是扩张,淡季的势头都比较好,希望今年全年能增长50%。”李大千说。

  早在2005年,还在读大三的叶志斌就已经开始自建网站,以提升自家在广东的服装批发生意。作为最早“触网”的制造商,叶志斌发现,当中国人不断直接面向海外市场,已经开始影响到贸易商,不管是海外的,还是中国本土的。

  淄博市政协分析认为,对于“淄博烧烤”这个突然爆火的文旅IP,其生命力不仅在于塑造美食品牌,更能更新城市形象,带动当地产业改变。当然,这需要网络场景营销、地方政府推动、企业努力以及消费者的“自来水效应”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才能延续其生命力并成为持久的城市IP。

侯秉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