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品种国债“一债难求” 风险等级R3的超长期特别国债适合“无脑入”吗?

来源: 台海网
2024-06-13 09:26:26

  界面新闻记者 | 韩宇航

  近期,随着各大银行存款利率的走低以及债市“资产荒”的蔓延,国债热度迅速升温,不论是储蓄式国债还是超长期特别国债均受热捧。

  2024年第三期和第四期储蓄国债(电子式)端午节就开始预热,早在6月7日,多家银行发布公告称,6月10日至19日将开售2024年第三期和第四期储蓄国债(电子式)。

  此次发行的储蓄式国债均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其中第三期国债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2.38%;第四期国债期限5年,票面年利率2.5%。两期最大发行额各250亿元。

  虽然开售日期正值端午假期,但多家银行都开启了线上渠道同步代销,根据财政部公告,两期国债共由40家2024—2026年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通过网点柜台代销。其中工行、农行等16家银行已开办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销售服务。

  6月12日,界面新闻记者打开工行网上银行APP发现,第三期和第四期储蓄国债在早上8:30开售后不到五分钟就显示售罄,其中五年期的第四期储蓄式国债更是在一分钟内就显示可用额度为0。近15亿元的电子银行可销售额度在短短几分钟内销售一空,其热度可见一斑。

  另一位投资者也证实不同银行销售情况确实有所差异。一位身在北京的投资者表示自己是在广发银行支行柜台购买,虽然自己现场排队的位置并不十分靠前,但还是买到了5年期储蓄式国债。

  根据发行公告,上述两期储蓄国债均从2024年6月10日起息,按年付息,每年6月10日支付利息。第三期和第四期分别于2027年6月10日和2029年6月10日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除了储蓄式国债,从5月开始陆续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也是热度高涨。

  根据安排,本轮超长期特别国债将分为20年期、30年期和50年期三个品种,发行次数分别为7次、12次和3次,均按半年付息。

  其中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和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均已于5月17日和5月24日完成首发。

  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热度不减。其中招商银行约5亿元的额度在半小时内售罄,浙商银行也陆续追加额度。

  其后,3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续发后也进入分销阶段。此次30年期国债续发行部分从招标结束后至6月11日进行分销,从6月13日起与已发行的400亿元合并进行上市交易。

  作为超长期国债的第一次续发,此次发行的热度虽较首发时的“半小时内售罄”有所降温,但截至6月11日分销阶段结束,浙商银行APP显示“24特别国债01”剩余可购份额已显示为“0”。

  但在招商银行APP上暂无此次参与续发的“24特别国债01”相关信息,搜索“24特别国债01”显示的仍为于5月22日上市交易的“流通期”债券。截至目前,招商银行APP界面显示“24特别国债01”到期年化收益率为2.52%,可购份额约为58万份。

  界面新闻记者发现,招商银行和浙商银行APP显示,已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的风险系数并不相同。对于“24特别国债01”和“24特别国债02”,招商银行标注风险系数为R3中风险,而浙商银行APP则显示为R2中低风险。

  那么超长期特别国债风险究竟如何?本轮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属于记账式国债,与前文提到的储蓄式国债不同。此前财政部就曾在“个人投资者购买国债问答”中表示,相比储蓄国债,记账式国债因为在存续期内可在市场进行交易,交易价格随市场行情波动,投 资者买入后,可能因价格上涨获得交易收益,也可能因价格下跌面临亏损风险。

  也正是因为这些特征,一直以来,记账式国债的主要参与者是机构。此次将额度下放至个人投资者,招商银行将超长期特别国债的风险等级设置为R3,这一风险等级和多数“固收+”及“混合类”理财产品风险相同。

  6月14日,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即将首发,发行总额350亿元,票面利率将通过竞争性招标确定。招标时间为2024年6月14日上午10:35至11:35,招标结束至2024年6月17日进行分销,6月19日起开始上市交易。

责任编辑:张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这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夯实促进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指明了方向,对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广东省与黑龙江省的经济联系十分紧密,两省的经济各有优势和特点,特别是在‘向北开放’方面,经贸合作有着广泛的空间和潜力。”广东省商务厅陈越华副厅长说,他表示,广东正举全省之力与香港、澳门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也为黑龙江企业参与合作共建创造了丰富的机遇。

  南方青铜王国是青铜时代中国南方地区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区域性地方政权核心。源于江西本土深厚的新石器时代文明积淀,凭借得天独厚的铜矿资源优势,在中原夏商青铜文明的强烈影响下,青铜制作技术高度发达,青铜文明成果领先南方其他地区,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共同进步,并步入早期国家文明殿堂。它是自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中国史前文明走向国家文明阶段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直接体现。其文明顶峰发生在商代中期延续至商代晚期,可能长达四五百年。它见证了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文化交融,以及最终融入中华民族统一大家庭的过程。(完)

  据了解,此次展览的成功举办,对于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全国书界交流互鉴,提升艺术创作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完)

  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欧阳志云向记者介绍,首先,要明确我国需要进行严格保护的自然生态空间;然后,在全国划分出4个生态大区39个自然生态地理区;最后,按照国家公园设立规范提出的国家代表性、生态重要性、管理可行性3大准入条件和9项认定指标,遴选出了49个需要严格保护的自然生态空间作为国家公园候选区。

  从时空分布看,节前以大城市向周边城市及主要劳务输出省迁移为主,探亲流、务工流叠加,客流强度有所提升;节后则以主要劳务输出省及中小城市向中心城市聚集为主,返程客流相对错开。

林冠儒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