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结构调整 券商发债融资需求降温

来源: 红网
2024-06-20 07:34:56

  证券时报记者 马静

  利率越来越低,券商却不爱发债融资了。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券商已发公司债的票面利率平均值下降到2.5873%,但发行规模比上年同期下滑三成。

  多位受访人士表示,当前券商在调整自营、两融等重资本业务规模,补充资本的需求不再强烈。而且,在低利率环境下,借钱用于自营等业务,并不一定能覆盖融资成本。此外,数据还显示,经历此前密集发债“补血”后,券商的债务规模正在逐步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券商的利息净收入。

  此前几年,由于发展业务和提高风险抵御能力等多重原因,券商补充资本金的需求较为强烈。不过,股权融资受限,券商便将目光投向债权融资渠道。2023年也成了券商发债融资大年,全年73家券商发行了787只境内债券,规模超1.5万亿元,增长33.7%。

  其中,次级债因为可以按照一定比例计入净资本,更受关注。不过,2024年以来,无论是整体发债规模,还是次级债,券商发债的规模都有所放缓。

  Wind显示,截至6月18日,63家券商共发行255只境内债券,金额合计4490.87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境内发行的债券数量和规模分别下降29.36%和34.71%。其中次级债共计发行609.97亿元,比上年同期少了三成。境外发债由于本身占比不高,且同比未有明显变化,暂不讨论。

  短期融资券的发行规模也在下滑。截至6月18日,券商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为1401.20亿元,同比下滑33.43%。

  实际上,随着利率下行,券商发债融资的成本越来越低。2024年以来,3284.67亿元证券公司债的票面利率均值为2.5873%,中位数为2.595%。一些信用较好的大型券商,票面利率最低为1.9%。而上年同期,票面利率的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3.2423%和3.12%。最低的一只证券公司债票面利率也在2%以上。

  次级债的利率水平稍高于普通债,但下调幅度也很明显。今年券商已发行的次级债中,票面利率均值为2.84%,同比下降了0.81个百分点。

  当前股权融资困境并未有缓解,那为何发行成本持续降低,券商发债却放缓了呢?

  对此,有券商非银分析师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这跟券商业务结构的调整有关。当前证券行业面临资本使用效率下降、资本回报率下降的问题。简单理解,即“要钱没用,姑且不要”,增量资金的净资产收益率(ROE)可能还覆盖不了成本,因此降低重资本业务规模成为当下最优解。在当下,券商补充资本以发展的自营、两融、衍生品业务都处于收缩状态,业务结构的调整,使券商对资本的需求不再强烈。

  另有券商非银分析师也提到类似观点,此前券商发债融资来的钱用于业务发展,还可以上杠杆提高ROE,但当前因自营等业务收缩,借来的钱用以获取收益可能还无法覆盖融资成本。此外,券商此前债券融资规模不小,而当前低利率环境下,上杠杆进行投资的意义并不大 ,而且券商也在主动压降杠杆。

  不过,证券业的偿付能力较强,大公国际等评级机构在展望证券行业2024年时称,证券行业整体信用水平将保持稳定。值得一提的是,券商也在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偿债。今年新发债的券商多在募集说明书中提到,所募资金将用来偿还到期债务。

责任编辑:杨红艳

  <strong>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要求</strong>

  此外,在22城集中供地中,地方国企以及央企已经成为拿地主力。2022年,22城集中供地中,地方国企拿地金额占比达到42.0%,央企为37.4%,民企仅为15.8%、混合所有制企业为4.8%。重点城市拿地金额TOP10房企中有半数以上为央企、国企。

  “汪班长,像不像当时你欢迎我们下连时一样?”潘海龙扭头向身旁的二级上士汪小亮说道,“他们以后也会是我们的亲密战友。”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2023年的到来,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已经重新定价,但由于核心负债成本具有较强刚性,存款利率调整相对滞后。展望2023年,商业银行净息差压力仍存,降低高成本负债将成为重点工作。

  女子贴出男方的道歉信显示,男子第一次上门时,认为女子不愿给自己药,把门口的药放回就走了。听到女子在微信说他踹门没礼貌,他再次折返到女子家,辱骂对方。

  数据相关权益配置,是数据基础制度的基础。作为世界第二数据大国,我国深刻认识到大数据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力、重塑国家竞争优势的新机遇、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新途径所具有的战略意义。2021年公布实施的《数据安全法》明确提出“保障数据安全,促进数据开发利用”。但数据流通利用除供需双方外,还涉及协助数据产品开发的第三方服务商,情形复杂、链条悠长、风险突出。为推进数据合法合规交易,我国多年来一直在探索数据交易所建设。在此背景下,此次意见提出探索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等结构性分置的产权运行机制,推进实施公共数据确权授权机制,推动建立企业数据确权授权机制,是对数据相关权益合理配置这个世界性难题的创新性开拓。

周雯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