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政策要靠前发力

来源: 上游新闻
2024-05-24 16:03:29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增多,社会预期改善,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为实现全年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诸多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仍然不足,企业经营压力较大,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国内大循环不够顺畅,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势要起而不可落。二季度是全年经济运行的重要窗口期,切实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要坚持乘势而上,避免前紧后松,着力提升宏观政策支持高质量发展的效果。

  靠前发力,就是要进一步增强宏观政策的前瞻性、科学性,在政策储备上打好提前量、留出冗余度,根据国内外环境变化和形势发展需要,做好重大政策的预研谋划,加强经济监测预测预警,为应对各种冲击影响备足管用有效的政策工具。有效落实,就是要进一步增强宏观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抓住主要矛盾、突破瓶颈制约,更高效率推动各项既定政策部署落到实处,提升宏观政策向微观传导落地实效,增强获得感。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落实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加快中央预算内投资下达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确保基层“三保”按时足额支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灵活运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在政策实施上,要强化协同联动、放大组合效应。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各项政策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针对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大体平衡。要紧扣有效需求不足这个突出矛盾,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加快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大汽车、家电、手机等商品消费和文旅等服务消费,加大力度培育打造消费新场景新业态等新增长点;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释放新型城镇化中的巨大内需潜力;实施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要抓住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这个关键,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运用先进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strong>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strong>认为,在需求端带动下,未来中国通胀水平回升可能性较大,CPI增长中枢相比2022年将有所抬升,但通胀并不构成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的重要主线和调控政策的主要限制因素。

  她也预计,2023年中国房地产活动会企稳,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减小。预计房地产销售量和新开工面积在最近一两个月将会见底,今年三四月份(扣除季节性因素后)开始环比出现反弹。今年全年,房地产销售量和新开工面积从当前的低谷逐渐回升,环比增长或将达到两位数。

  今后一段时间国内生猪市场价格形势会怎样?万劲松表示,我们关注到,受猪肉消费较往年偏弱、生猪供应阶段性增加等因素影响,近期国内生猪价格有所回落。各方分析认为,当前国内生猪产能总体处于合理区间,预计2023年价格波动幅度会比2022年小一些。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紧盯市场动态,按照预案规定及时采取调控措施,促进生猪市场平稳运行。

  分析认为,中国启动新一轮战略性矿产国内找矿行动是为了提升国内能源资源保障能力。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例,其对外依存度均较高。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石油进口5.13亿吨,对外依存度72%;天然气进口1.2亿吨,对外依存度约为44%。

  三年来,中国积极评估现实,动态调整防疫政策,主动、科学、有序的政策凸显“实事求是”。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浙江明确在疫情防控新阶段要持续发力。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今年,该省将突出保健康防重症,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医疗物资保障能力、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保障水平,提高疫苗接种率和科普实效性等。

郦哲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