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七仙女袁媛携黄梅戏经典剧目赴香港演出

来源: 顶端新闻
2024-06-04 01:56:56

  中新网合肥6月3日电 (记者 张强)记者3日从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获悉,当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演员、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袁媛,应邀参加第二届香港同乡社团家乡市集嘉年华。

  “这次香港之行,我演绎了黄梅戏经典剧目《牛郎织女》的选段。我在演出中不仅传承了老一辈的表演技巧,更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和创新。”袁媛在前往香港之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牛郎织女》是黄梅戏的经典之作,该剧目以完整的戏剧结构、紧凑的情节和兼具戏剧性和文学性的唱词,体现了劳动人民淳朴的美好期望。

  据介绍,黄梅戏作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香港有着深厚的情感纽带。早在20世纪50年代,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女驸马》便在香港掀起了一股“黄梅热”。作为“黄梅戏五朵金花”之一吴亚玲的弟子,袁媛一直致力于将黄梅戏发扬光大。

  袁媛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6岁开始接触黄梅戏,13岁考入安徽省艺术学校黄梅班,后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进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开始追逐自己的梦想。

  多年来,袁媛不仅在传承黄梅戏经典剧目中表现出色,更在创新方面大胆尝 试。她主演的《天仙配》《宣言》等大型剧目,获得观众和业内专家好评。在《天仙配》中,她不仅把握了七仙女的性格特点和情绪变化,更在演唱和念白上独具匠心。因此,袁媛有第四代七仙女、现代黄梅戏的“看家人”的美

  同时,袁媛专注于戏曲人物的心理研究,并结合自身演出实践,积极开展黄梅戏相关学术性研究,撰写《大型黄梅戏清唱剧<红梅赞>杂感》《演出黄梅戏“唐诗宋词”的感想》《七仙女人物塑造浅析》等文章,并发表了《浅谈黄梅戏艺术未来发展之努力方向》《从新剧<唐诗宋词>看黄梅戏的探索之路》《黄梅戏接轨现代元素,展望未来》《中国戏曲与流行思想的融合》等学术论文。

  值得一提的是,袁媛还曾赴意大利、法国、葡萄牙、西班牙、菲律宾、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等国家演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黄梅戏这一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将是我一生的追求。”袁媛坦言。(完)

  对此,发言人毛宁表示,我们已经多次就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问题表明了中方的严正立场,日方强行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是自人类和平利用核能以来没有过先例,也没有公认的处置标准。<font>国际社会普遍关注日方此举对海洋环境和公众安全带来的风险,并采取防范措施。中方的有关措施完全正当合理必要。</font>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并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单独列章阐述,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号角。我们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由于引导气流弱,‘海葵’移动缓慢如同人快步行走的速度,在台风里属于慢性子。”张娟表示,移速缓慢容易造成风雨时间长、累计雨量大,预计广东、福建等地风雨影响将至少持续三天,局地有特大暴雨。

  张薇所在公司内部的工作群、同行之间的交流群几乎全部都解散了,剩余少数几个还未解散的群,聊天内容也仅限于无奈的寒暄——“大家今天还有没有在工作?”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再次证明制造业对国家特别是大国发展和安全的重要意义。”

  当然,塔亚尼此番访华,较为令人瞩目之事还有中意两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此外,在短短的一周时间里,美国、英国、意大利政要接连访华,也值得一观。特别是在今年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即将在印度召开之际,欧美三大国与中国的互动,引人注目。

吴宛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