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德钦见闻:从“囊萤夜读”到“海上日出”

来源: 封面新闻
2024-06-01 08:36:42

  中新社迪庆1月25日电 题:云南德钦见闻:从“囊萤夜读”到“海上日出”

  中新社记者 缪超

  临近春节和藏历新年,云南迪庆11岁的藏族男孩多杰拨通母亲电话,希望在大理打工的妈妈早日回家团聚。为让妈妈放心自己的课业,多杰大声背诵课文《囊萤夜读》。

  多杰是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第一小学五年级学生。寒假里,德钦县第一小学的校园空空荡荡,但校长江初还在,正筹划着新学期教学计划。

  “如今办学条件优渥,学生们难以体会车胤求学之艰苦。”江初作为在迪庆土生土长的藏族,深知在高原山区“囊萤夜读”的滋味。

  1972年,江初出生在德钦县燕门乡石底村,这里是德钦县海拔最低点,与最高点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距离仅数十公里,海拔落差达4900米。

  德钦县位于青藏高原南缘、横断山脉腹地,境内雪山纵列、峡谷深切,村落与房舍如牦牛般散落峭壁之上。

  江初10岁才上小学,就读离家最“近”的石底村小学,“走3公里山路”。整个小学时光都在不停换学校,“一二年级在石底村小、三四年级在石底村完小、五六年级在燕门乡中心完小,离家越来越远”。

  那时的石底村小学只有10名学生,只能分阶段向村委会和乡镇小学集中。孩子们受不住奔波之苦,纷纷逃课或辍学,唯有江初如“囊萤夜读”的车胤般坚持了下来。

  1996年,江初从迪庆州师范学校毕业,回到家乡石底村完小任教,教室仍是四壁破洞,泥巴地板坑坑洼洼,屋顶夏天漏雨冬天渗雪,黑板是拿三块木板拼接起来。

  “全校就20名学生,2位老师,我语文、数学、体育、音乐……什么都要教。不懂音乐,一到音乐课就拿出录音机放歌,让学生跟着唱。”回忆起那段岁月,江初感叹高原山区教学条件艰苦。

  为改变困境,2012年起,德钦县开展集中规模办学,落实15年公费教育政策。当地农牧民子女享受“三包”(包吃、包住、包学费)免费教育。

  有过亲身经历,江初更能理解这一办学教育模式。“把此前分散的教育资源集中起来,大幅改善了校舍硬件条件,也能留住老师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最重要的是,既保障了学生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也在均衡教育中起到巨大作用,有效降低辍学率。”

  集中规模办学后,德钦县第一小学有了充裕的资金,陆续建设多媒体教室、篮球场、足球场、射箭馆、计算机室、舞蹈教室、美术教室、实验室等设施,接纳周边多个乡镇的学生,现有学生960多名。

  如今,学生开学后在校园学习生活,寒暑假回家,许多家长得以外出工作挣钱。学校每两个月举行开放日,邀请家长到校参观和陪伴孩子。

  多杰自从上小学后,父母便放心地外出打工赚钱。寒暑假,母亲开着汽车把他接回家,交给奶奶照顾。

  相对于部分农牧民家庭的传统饮食习惯,学校里日常供应肉蛋奶、蔬菜、水果,营养更为丰富均衡。为了让学生们在学校生活开心快乐,德钦县第一小学开设了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射箭、弦子、书法、绘画等20个兴趣班。

  多杰从二年级进入弦子兴趣班,两年的时间学会了数支弦子乐曲。

  在德钦县,不管是逢年过节,还是婚庆嫁娶,只要是人们欢乐相聚的地方,都少不了藏族弦子乐曲和歌舞。德钦县第一小学为了让学生感受藏族文化的魅力,特别聘请民间艺人自2013年起进入弦子兴趣班教学。

  多年来,这些小小弦子手,一批批赴北京、 上海、广州参赛。2019年凭《梅里扶音》到新加坡参加金狮杯大赛,荣获金奖。

  “太阳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

  “等妈妈春节回家,我想给她背诵我最喜爱的课文《海上日出》。”多杰想借此告诉妈妈,他想像之前的学长们一样,拉着弦子到沿海城市比赛,亲眼看看“海上日出”。(完)

  广州一名有工商银行房贷且因疫情防控被居家隔离过的购房者告诉记者,延期还贷如果是无息或者利息很低的话确实可以申请试试,但要是利息增多就没必要了。

  一位长期监测新冠疫情趋势的数据专家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根据各地公布的数据分析,疫情暴发后,需要ICU床位、普通住院床位及隔离床位的阳性病例占比分别为0.1%、10%和90%左右,也就是说,真正需要住院的患者在所有感染者中仅占10%左右,国内现有医疗资源分配下来完全可以承受这部分压力,最大的压力在于隔离床位。

  据《足球报》报道称,李铁是11月9日被带走的。据参加这项培训的教练班学员回忆,出现在这次培训中的李铁显得心情非常好,不仅在学习中有不少交流,而且还在给同学们推荐他的茶和红枣。

  工作人员介绍,采用固态金属储氢技术的氢能叉车,供氢系统采用模块化抽拉式设计,实现了氢燃料电池叉车供氢模块的快速更换,提升了搬运作业效率和能源补给的便捷性。

  “快封快解”也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要在科学精准上进一步下功夫。“快封快解”的核心是一个“快”字,把疫情当作命令,发现苗头即刻行动,摸清情况、处置到位、排除隐患,给“快解”创造条件。一旦条件成熟,便可应解尽解,把疫情范围压到最小,影响降至最低。

  据媒体报道,国内的医学研究成果普遍遇到“转化难”的问题,大量研究成果无法变为实际产品或者方案,制约“转化率”的环节包括开展临床试验的机构不多、能力不足,对新技术监管政策滞后,新技术应用定价难,新药、新技术能否纳入医保等。

许军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