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额骤降近三成!十字路口的中国S市场:向左还是向右?

来源: 重庆华龙网
2024-06-02 10:13:35

  被视为私募股权市场退出缓冲带的S(Secondary)交易(私募股权二级市场交易),在经过三年高速增长后,突然掉头向下。根据执中ZERONE统计,2023年,中国私募股权S市场交易额规模为740亿元,较2022年下降28%,这也是S市场交易额自2018年以来首次下降。

  此前2018年至2022年,中国私募股权S市场交易额逐年攀升,其中2020年至2022年,交易额分别为308亿元、668亿元和1021亿元。

  突破千亿元后,我国私募股权S市场交易额骤然下降,意味着什么?在IPO节奏放缓、门槛提高、史上最严减持新规等背景下,S交易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在5月30日执中举办的2024年中国私募股权市场流动性发展论坛上,多位业内人士对此进行了探讨。

  交易额为何下降?

  “这两年的S交易,从需求角度来看还是非常迫切的,我从2020年开始做S投资,入行以来每年交易需求都是成倍增加。”越秀产业基金副总经理、合伙人郭峰表示,“尤其是最近两三年,几乎所有的GP都把退出作为头等大事,很多机构设立了退出合伙人级别的岗位。”

  我国大多数私募股权基金通常采用“4+3+2”期限,即4年投资期,3年退出期,2年延长期,因此成立时间在2011年—2020年之间的基金目前正处于退出期。根据执中ZERONE统计,2011年—2023年共成立备案基金数量约6万只,该部分基金共投资项目超10万个,去重后共涉及未上市企业近5万家。

  在“退出难”背景下,S交易显然越来越受GP的重视,资产持有者希望尽快出售其资产,然而,基于市场环境等方面的考量,S交易买方出手力度却低于预期。

  上实盛世S基金总经理李岩表示,鉴于去年整体市场环境变化较大以及不确定性较大,S交易的买方相对比较谨慎,“去年,我们出手的频率和金额也比预期要低,市场上的S资产价格相对偏高。”

  根据执中ZERONE统计,2023年政府资金无论是作为S交易的买方还是卖方,其交易总额均有所下降。2023年政府资金在子基金份额出售数量上较2022年有所增加,但交易总额下降超过50%。金融机构作为卖方的交易额显著上升,但在买方市场中占比不高,尤其是资金规模较大的买方,如保险公司和AMC(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还面临没有足够优质资产可供投资的困境。

  底层资产趋向多元

  2023年,在交易金额大幅下降的同时,我国S市场的底层资产更趋多元化,在创投基金交易缩减时,不动产基金和基建基金的占比显著提升。

  根据执中ZERONE统计,按标的基金数量来看,2023年基金份额交易标的的类型中,创业基金、成长基金等虽在标的数量上占比95%,但交易规模仅为269亿元。基建或不动产类基金的标的数量占比虽仅占5%,但其交易规模却是全年交易总规模的64%,金额高达471亿元。

  执中创始人兼CEO李淼表示,随着中国并购市场的发展,未来应该会看到中国S市场标的结构日益丰富起来。

  “在全球市场来看,S基金这种交易方式在私募股权基金中就分为很多种,并购基金的S基金、成长基金的S基金以及专门聚焦于VC基金的S基金。另外S交易也向不同的资产类别延伸,例如专注于基础设施基金的S基金、私募债基金的S基金等,甚至目前也有专注于某个特定行业的S基金,可以说‘万物’皆可S。”汉领资本副总裁、中国代表战铮说。

  除底层资产多元化外,我国S市场的交易策略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李岩观察到,以前主动谋求合作的群体以LP为主,最近几年GP逐渐增多。

  “上实盛世S基金在不断实践中,交易模式已从原来较常规的纯LP份额转让交易,演变为更多元、更复杂化的交易,包括与GP合作接续基金、重组基金以 及和产业方合作结构化基金等。”李岩说,“S交易需要兼顾各方利益,合理的交易架构设计可以更好地实现各方多赢。”

  郭峰也透露,2019年到2023年,交易规模较大的多是LP份额以及早中期尚没有进入大批量退出的基金,这些标的会带来估值的显著增长,“但今年我们在考量购买流动性较高的资产,比如医疗行业,二级市场估值调整已传导到一级市场,可以用合理的价格买到不错的资产;消费类资产现金流较好,这类资产投资人不是特别多,估值也较便宜,也会考虑通过投资这类资产对冲科技类资产相对较高的估值。”

  今年S市场或谨慎乐观

  2024年,我国私募股权S市场的发展是乐观还是悲观?

  郭峰表示,与去年相比,今年S交易的金额未必会大幅增长,或许是持平或者小幅下降,“核心原因还是IPO通道没有完全打开,作为买方或者资产配置方,会思考在这种市场环境中如何合理配置资产。”

  杭银理财科创投资部负责人、副总经理鲍唐成表示,理财资金关注底层项目的科创属性和流动性以及S基金估值和交易对价的合理性,努力为理财投资者带来投资价值。“今年主动找我们谈的GP较多,也明显感受到今年GP更愿意拿出最核心的标的进行交易。”鲍唐成说。

  战铮也透露,接下来公司会发行人民币S基金,目标规模20亿元到30亿元,“我们非常看好中国的S市场,希望募集专门的S基金,吸引更多市场化资金涌入到S基金。”

  在中保投资风险管理部负责人张寒菊看来,缺乏流动性是私募股权投资品种的根本特征,S市场发展是不可逆的趋势,未来交易额一定会增长。

  目前,国内S市场仍处于幼儿阶段,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与会人士纷纷呼吁,各市场参与方应找到各自定位,尤其是买卖双方要具有长期的眼光,致力于连续、持续的交易,而非捡漏,只有好心态才能穿越周期。

责任编辑:郝欣煜

  “10混1”阳性后应该怎么做?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期间,共同居住人也需要居家隔离吗?疫情期间医院就诊需要注意什么……针对网友关心的热点问题,央视新闻专访有关专家进行解读。

  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这些都是我国疫情防控面临的新形势,也是我国接下来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措施的重要依据。

  唐金陵指出,香港的教训是早期没有及时对病人进行分流,很多轻症患者被医院收治,在疫情大暴发时期,即使香港能拿出现有三万张病床的三分之一收治这些新冠病人,也远远不够。而且,医院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仓促应对汹涌而来的新冠病人,忙乱中不排除在住院病人中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这些住院病人本来就有疾病,一旦感染新冠更容易死亡。“香港医院在疫情早期发现大量医护人员感染,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这个问题。”

  一位长期监测新冠疫情趋势的数据专家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当大规模疫情到来,有足够的ICU容量是一个基本的需求,“我们曾经做过测算,一个城市ICU冗余度至少要保持在40%左右,才能基本应对奥密克戎快速传播带来的重症风险,而且,这些ICU床位还不仅是为了收治新冠患者,还包括其他普通医疗行为。”他指出,以中国目前的水平,ICU在床位中的占比达10%是一个相对较高目标,而且全国医疗资源分配非常不均衡,大多数地方这一比例不足5%。

  一位长期监测新冠疫情趋势的数据专家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近日多地开始公布详细新冠病例死因,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是在提醒和警示公众。死亡病例数非常少,可能给大家造成错觉,认为新冠不会死亡,这是不科学的。

  据媒体报道,布鲁克林联邦检察官卡洛琳·伯克尼在当天致联邦地区法官安·唐纳利的信中称,鉴于孟晚舟没有违反协议规定,“(美国)政府谨提请撤销本案中针对被告孟晚舟的第三次替代起诉。”

杜智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