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日光”,超长期特别国债获个人投资者抢购

来源: 金羊网
2024-05-22 07:38:41

日本人打扑克又痛又叫「どうして」  而这,正是“山货年货节”的另一重正向意义——助农更“助人”。种类繁多、各具地方特色的山货年货,一头连着田间地头劳动者的辛劳与期待,一头连着万千下单用户的消费体验。只要供需匹配得当、销售渠道打通、资源有效整合,就能让辛苦一年的农民或者基层种植者感受到增收和劳动被尊重。而平台的补贴政策或多种让利,也可让屏幕前的消费者享受到优质方便、实惠放心的购物体验,并在倾听直播和对比选择中,了解农产品背后的乡村风貌及年俗文化。ozxPRfm-nDqzMInBBuztMgh3-又见“日光”,超长期特别国债获个人投资者抢购

  证券时报记者 黄钰霖

  昨日,证券时报记者走访发现,北京地区多个招行网点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已经售罄,“日光”行情再现。据了解,本轮超长期特别国债,仅有部分银行面向个人投资者开放购买,这与超长期特别国债的产品类型有关。

  据了解,有不少投资者很关注,各大银行后期是否会增加针对个人投资者的销售额度。

  销售火爆

  “消息发布不到半个小时就有客户来网点咨询了。”招行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招行本次超长期特别国债销售仅开放个人银行电脑版以及柜面渠道购买,手机银行无法购买,因此许多客户前来线下咨询。

  据悉,本次发行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一期)为30年记账式国债,债券代码2400001,发行价格与债券面值均为100元,认购债券数量为整数,认购债券价格为100元面值的整数倍。

  付息方式方面,该期国债票面利率2.57%,于2024年5月20日开始计息,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利息入活期账户。付息日为每年5月20日和11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至下一个工作日,2054年5月20日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5月21日,证券时报记者走访北京多个招行网点了解到,本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对个人投资者的销售非常火爆,大多数网点额度已经销售一空,对于后期是否还会增加对个人投资者销售的额度,还需等待通知。

  “我们网点倒还有些额度。”华南地区一省会城市的招行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其所在支行仍有10多万元额度。她表示,由于购买该超长期特别国债仅针对风险评级在A3及以上的客户,因此并不是所有客户都能购买,“可能也和我们不是在一线城市有关,抢购没有那么火爆”。

  国有大行

  暂未向个人开放销售

  5月中旬,财政部公布2024年一般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有关安排的通知。超长期特别国债以国家信用作担保,具备风险低、流通性强,免征利息所得税等优点,加之收益相对于中短期国债更高,受到市场关注。

  “招行、浙商银行的零售策略都较为灵活,因此对于个人客户的资产配置开放度较大。”对此,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表示,金融机构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资金实力一般强于个人投资者,国有大行未向个人投资者销售超长期特别国债可能是出于求稳的考虑,也可能是想观察市场反应再做调整。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不同的银行对于客户服务策略不同,是否对个人投资者开放销售超长期特别国债由银行自主决定,目前来看,已开放该业务的银行都对投资者的风险承受等级做出限制。

  后续仍有机会参与

  “对个人投资者来说,购买超长期特别国债需要注意利率及流动性。”董希淼告诉证券时报记者。

  财政部也曾发文称,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购买储蓄国债和记账式国债如持有到期,均可获得稳定的本息收入。但两者也存在区别,本次超长期特别国债为记账式国债,与储蓄国债有所不同,后者在存续期内不可上市交易,而记账式国债在存续期内则可在市场进行交易。

  财政部资料显示,记账式国债在一级市场通过记账式国债承销团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发行,并在中央结算公司以电子记账方式记录债权。除银行渠道外,超长期特别国债上市后,个人投资者也可在二级市场向机构投资者购买。

  按照规划,今年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将从5月17日首发一直持续到11月中旬,其中20年期、30年期和50年期品种分别发行7只、12只和3只。换言之,个人投资者后续仍有机会参与国债购买。

责任编辑:杨红艳

  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更加自觉地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用党章党规党纪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进一步养成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的习惯。

  新华社北京1月13日电(记者严赋憬)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关志鸥13日在介绍2022年国土绿化情况时表示,全年我国完成造林5745万亩、种草改良4821万亩、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2771万亩,实现了1亿亩的既定目标。

  目前,广西外国语学院与泰国、越南、缅甸、老挝、马来西亚等国家70多所大学签订交流合作协议,招收了1500多名国际生,同时派送逾5000名中国学生赴合作高校接受学分互认的课程学习和社会实践。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