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遗成功十周年 AI加持让运河文化“流动”起来

来源: 半岛晨报
2024-06-24 01:47:31

  中新网北京4月26日电 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如何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诠释好“大运河”这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主题?4 月25日,沉浸式文化探索节目《启航!大运河》在南京举办启动仪式,讲述大运河的故事。

  江苏是大运河的生长原点,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唯一重点建设区,也是运河遗产资源最为密集的省份。江苏60%的人口沿运河而居,大运河记录着千年岁月里漕运的辉煌,也见证着江苏这个运河大省的发展变迁。

  《启航!大运河》由江苏卫视打造,将通过“国运命脉”“漕通九州”“工业摇篮”“文脉汇流”“拓展文明”等十个主题,围绕历史、政治、文化、经济等多重视角,清晰勾勒大运河从起源到发展的脉络,挖掘这个世界文化遗产蕴藏的精神价值和人文内涵,展现其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与突出贡献,助力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启动仪式现场播放的视频短片,令大家身临其境于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借助AI和现实增强等现代技术,创作团队对自然风光、历史文物、非遗文化等进行了数字化的复原及呈现,使静态意象成为了可亲可感、可游可赏的活态景观。

  节目邀请到包括著名诗人、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西川,国家文物局专家库专家、大运河申遗文本负责人张谨在内的多位文化学者、文化遗产保护者、历史专家和建筑专家,他们将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以历史、文学、经济、社会、人文艺术等多元视角解读大运河,帮助观众以更有趣、亲切、快速的方式走近大运河。

  节目将于5月24日起播出,穿越古今,畅想未来,将大运河千年历史和人文魅力传达给观众。(完)

  丛培武表示,自己自去年以来走访了一些城市和学校,有机会与留学人员交流,看到同学们朝气蓬勃、好学上进、开放自信、心系祖国。这让人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他对留学人员提出四点寄语:树立理想信念,追求美好梦想;担当历史重任,成就时代伟业;苦练建设本领,勇攀知识高峰;发扬奋斗精神,实现自身价值。他同时叮嘱大家务必保持身心健康、注意人身安全。驻加使馆会一如既往为大家的学习生活做好服务,保驾护航。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此前介绍,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初至2022年11月,我国光伏规划扩产项目超过480个,其中部分项目为分期建设,未来将视市场变化的情况择机启动。王勃华认为,这些项目能不能最终落实,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对于跨界入局光伏制造端的企业来说,挑战主要来自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及部分环节存在产能过剩的风险。

  <strong>北方多地昼夜温差大 南方大部阳光缺席升温缓慢</strong>

  例如,英国学者艾兰认为,中国学者先入为主地相信夏朝存在,然后再去寻找证据,是有问题的,“如果‘夏’原来是一个神话,后来被变成为‘历史’,那么考古学上的‘夏文化’也就难以成立了”。更有甚者如美国汉学家倪德卫,断言“国际学术界将把工程报告撕成碎片”。

  中国花灯历史悠久、流派众多,精妙绝伦之作更是数不胜数。浙江仙居针刺无骨花灯精致典雅,灯面图案由刀凿针刺成孔,灯身无骨,造型多变;福建泉州花灯式样丰富,以其独有的刻纸、针刺工艺和料丝镶装技艺而闻名;广东潮州花灯乡土气息浓厚,工艺繁复,无论是屏灯还是挂灯,皆精巧多样、内涵丰富……这些构思奇妙、制作精细的花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本次“云联欢”中,多地结合特色“玩转国潮”,将古典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联通古今”,生动演绎各地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以全新方式展现中华传统文化之美,令观众们眼前一亮。

张珊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