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型城市资源环境约束问题如何破?专家: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来源: 南方周末
2024-06-22 14:06:21

  中新网上海6月20日电(记者 陈静)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领域专家王祥荣20日对记者讲述了上海城市生态环境现状、世界各地多个城市在绿色发展中的做法。他提出,在中国特大型城市环境管理建设的过程中,应形成将日常管理和绩效管理融为一体的控制过程。

  当日,“低碳循环与智慧健康”2024年沪台研讨会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等主办。王祥荣的主旨演讲聚焦“国际对标城市绿色转型经验及对上海的启示”。

  “中国的超大型城市、特大型城市面临新一轮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战略。目前来看,这些城市环保、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空间的生态修复和规划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高碳代价依然存在。”王祥荣认为,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碳排放是当务之急。

  据王祥荣介绍,目前,在上海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例虽有所下降,但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较小。上海市各区绿色发展水平存在地区差异。“在双碳战略背景下,上海绿色转型发展遇到了诸多现实问题,例如,蓝绿空间如何服务低碳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如何与碳排放高效脱钩?新能源技术如何布局? ”这位专家表示,目前,上海正强化空间分区管制,实施生态空间差别化的管控;加快建设多个生态区域,提升碳汇能力,扩大生态补偿范围,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的机制。上海也划定了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黄伟光看来,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既是破解上海超大型城市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又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他特别提到了“绿色设计”,并指出“绿色设计”不仅是指某一个产品、某一个空间的简单设计,而是融入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顶层机制设计,包含了对城市建筑、环境、工业、商业等多个方面。黄伟光认为,在“绿色低碳发展”领域,上海应当重视和推进国家碳排放观测与数据研究平台建设,同时进一步完善国际绿色设计及低碳城市评价标准。

  当日,在题为“农业减碳”的 主旨演讲中,来自台湾的企业界人士周锡玮表示,通过土壤再造、空气净化、水净化以及高效农作方式,可以塑造永续生态。永续就是可持续发展。来自台湾的学者——长荣大学荣誉教授蔡光荣认为,农业要多元化发展,农业知识经济要成就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完)

  汪文斌说,事实上,美国才是全球最大监控侦察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间谍网络。美国在其近100个驻外使领馆内暗自安装监听设备,对驻在国进行窃密。据信息安全新媒体“安在”去年的报告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在30天内就远程窃取了970亿条全球互联网数据和1240亿条电话记录,涉及各国大量公民个人隐私。

  王毅说,习近平主席洞察天下大势,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和平与发展两大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包括联合国在内多个国际组织支持上述两大倡议,近70个国家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中国将于近期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为解决全球安全难题提供更系统的思路,更可行的举措,欢迎各国积极参与。

  “美战机第四次出动,再次击落‘不明物体’。”据美联社报道, 依照总统拜登的命令,一架美国F-16战斗机于当地时间12日下午,在美加边境的休伦湖上空击落“不明物体”。这是美国战机连续第三天击落“不明物体”,也是近8天内美国军机在美加上空进行的第四次同类行动。加拿大总理特鲁多11日对外宣称,一架美军F-22战机在他的命令下击落了一个飞入加拿大领空的“不明物体”。10日,美国战机在阿拉斯加北部海岸附近击落了另一个“不明物体”。

  1月31日晚,南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消息称,为支持首套住房购房需求,即日起,南宁市阶段性调整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后利率下限为LPR减60个基点。按照现行LPR,南宁市首套住房商贷利率下限将下调为3.7%。

  对此,台湾陆委会8日回应称,目前大陆人士来台从事宗教交流仍须以项目方式申请,陆委会将会同主管机关积极提供必要协助。高雄市长陈其迈称,有关大陆人士包括亲友、宗教人士来台部分已经在协助,“内政部”会提供必要帮助。“立委”刘世芳称,如有大陆信众或亲人要来台吊唁星云大师,按照一般程序申请并没问题,但如果延伸为陆客来台旅游,并参加13日举办的圆寂颂赞典礼,“就是两条不同的路线,不要混为一谈”。联合新闻网称,公开数据显示,自疫情发生以来台方于2020年初开始大幅限缩大陆与港澳籍人士入境规定,其中宗教人士部分,直到2022年11月才宣布针对港澳宗教人士的放宽措施,让后者可以依规定申请来台,但是针对大陆宗教人士来台部分,目前仍未有放宽的政策举措,其余多个领域也未宣布开放。

  (一)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习近平主席2014年首次提出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赢得国际社会普遍响应和广泛认同。这一安全观的核心内涵,就是主张秉持共同安全理念,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的安全;主张重视综合施策,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协调推进安全治理;主张坚持合作之道,通过政治对话、和平谈判来实现安全;主张寻求可持续安全,通过发展化解矛盾,消除不安全的土壤。我们认为,只有基于道义和正确理念的安全,才是基础牢固、真正持久的安全。

杨家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