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教育丨作家龙一:我挺喜欢“搭子文学”这个词

来源: 黑龙江东北网
2024-06-09 10:46:01

  中新社义乌1月17日电 题:作家龙一:我挺喜欢“搭子文学”这个词

  作者 董易鑫

  “我们现在创造了很多新词,比如说‘搭子文学’。我挺喜欢这个词,我笔下的余则成和王翠平就是‘革命搭子’。”1月17日,中国作家龙一在浙江义乌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说。

  当日,中国作家“书写义乌新辉煌”主题实践活动启动,包括龙一在内的多位中国作家来到义乌采风,通过深入了解这座城市,积累创作素材。

  2006年,龙一的短篇小说《潜伏》问世。2009年,该作品改编成的同名谍战剧火爆荧屏,“潜伏”在作品背后的龙一“火了”。剧中,男主角余则成与大方朴实、泼辣耿直的战友王翠平假扮夫妻,二人因性格和出身迥异产生了诸多故事,也结下情谊。

  谈及笔下的余则成和王翠平,龙一用 当下时兴的“搭子文学”来形容。在他看来,“某某搭子”类似于一种标签。“我不反感别人给我贴标签。如果把一个人比做一本书,标签就是他的类目、目录,是为了让他人、让社会,更快更方便地了解这个人。”他

  龙一身上也有“谍战作家中的超级高手”等标签,虽然他不是很介意,但也总是解释“作品能获得观众的喜爱在于群策群力”。

  “《潜伏》《借枪》是导演、演员、作家、观众等众人‘搭把手’把它‘抬上来’的,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独享作品受欢迎的这份荣光,同时每一位创作者又都充分地享受着荣光。”龙一说。

  近年来,中国网络文学迅速兴起,不仅百花齐放,还漂洋过海在世界文坛掀起“中国风”。

  “这是好事。从创作角度来看,更多人可以参与进来,从传播角度来看,说明世界需要中国网络文学,这是读者的选择。”龙一说,据他观察,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文学作品走出去、走向全世界,多数源于读者对作品所在地经济、文化发展的求知欲,在一定程度上而言,中国优秀文化作品“出海”也反映了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强。(完)

  如今传统外贸虽受到成本和销售两端的压力,但多名制造商告诉记者,作为行业的头部力量,过往的老客户还在,甚至还能依靠自身能力继续做大规模,没有动力用跨境电商平台接小单。

  值得注意的是,常住人口增加的省份既有经济发达的东部省份,也有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除上海市外,长三角地区的浙江省、江苏省和安徽省常住人口均保持增加;同时,西部省份四川省、云南省、宁夏自治区、青海省等常住人口也有小规模增长。这显示,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与劳务输出地人口回流现象,在2022年同时存在。

  刘奇说,淄博烧烤“全网火爆”之前,最多就几家馆子排队,现在是家家都排队。但他还是希望这种状态能持续下去,希望以后大家提起淄博烧烤,就像青岛海鲜、济南把子肉一样,成为地方招牌。

  从2022年三季度开始,Neo开始感受到资本市场的紧张。由于美联储不断加息,资方更为谨慎。去年,亚马逊跨境电商并购的标准有所提高。“2020年,我们还经常看100万美元以下的项目,去年开始,资方主要关注300万或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

  对于美国航母再次让岛内某些人“失望”,有岛内评论员嘲讽称,“解放军这次围台军演加入了航母山东舰,试问,尼米兹号‘威慑’了什么?有比山东舰更靠近台湾吗?”

  在文丹枫看来,由于跨境电商物流、海外仓与退换货成本高企,适合将跨境电商作为渠道的品类,要么是因极低价格而不易产生退换货的低价产品,要么是以潮州晚礼服为代表的,因高定价、高利润而能承受高成本的高端产品,“两个极端更好做,随大流的中间地带更难做。”

刘雅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