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旋风回复年报监管工作函:短期内无法扭转亏损局面

来源: 国际在线
2024-06-26 02:26:17

  每经记者 王佳飞    每经编辑 梁枭    

  5月28日,黄河旋风收到上交所《关于河南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其中要求公司对年报中多个事项进行回复。

  此次黄 河旋风对2023年年度报告的会计差错更正、业绩、资产减值、信用减值、在建工程、关联交易、货币资金等方面问题作出了回复。

  短期内无法扭转亏损局面

  2023年度,黄河旋风实现营业收入15.75亿元,同比下降34.67%,归母净利润﹣7.98亿元,扣非净利润﹣8.01亿元,均由盈转亏;综合毛利率15.63%,较上年同期下滑15.08个百分点。

  在解释报告期内净利润亏损、毛利率大幅下滑主要原因时,黄河旋风表示,2023年度培育钻石价格较同期大幅下降,导致培育钻石产品毛利润较同期减少4.18亿元,致使公司主营业务利润大幅下降,净利润出现亏损。2023年度培育钻石价格出现大幅下降,该类产品平均价格由2022年的574元下降至2023年的151元,降幅达74%,导致主业产品的收入和毛利率同时出现大幅下滑。2023年度公司已开展产能结构调整工作,将部分培育钻石产能调整为工业金刚石,但因产能调整尚需时间,短期内无法扭转亏损局面。

  此外,培育钻石市场虽2023年度处于下行调整周期,销售价格虽急剧下降但销量仍保持了稳定增长,因此黄河旋风认为培育钻石市场未来仍具备增长空间。

  在解释近年业绩持续承压的原因时,黄河旋风表示,公司在行业景气周期内未能有效降低负债规模,下行周期内受债务负担影响致业绩承压。2015年公司实施多元化战略,并购上海明匠公司进入智能制造业务领域,各项投资快速增加,其后该子公司经营失败大幅亏损,直至2020年彻底剥离出售,公司其间承担了大额投资损失及担保损失,导致负债规模快速攀升,财务费用高企,近年来一直保持在3亿元以上。

  2023年度公司已开展包括出租、出售等措施对低效资产进行盘活,主要包括向黄河实业集团转让子公司河南众诚业兴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价格为3.62亿元;将控股子公司河南易创园商业管理有限公司51%股权和子公司河南畅达旅游发展有限公司51%股权转让给长葛城建,转让价格为2.48亿元;将郑州研发办公楼2号楼资产出租,出租期为2023年3月至2033年9月。公司未来将继续通过剥离和盘活并举的方式,提升资产使用效率,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公司业绩目前未显现进一步下滑趋势

  黄河旋风表示,公司2024年一季度经营亏损相较于2023年三、四季度环比已开始逐渐亏损收窄。公司产品毛利率由2023年三季度的12.56%、四季度的4.12%回升至2024年一季度的21.73%。公司业绩目前未显现进一步下滑趋势。公司希望通过国资股东的有力支持,控制负债规模,逐步降低公司财务成本,2024年一季度末有息负债规模42.48亿元,较2023年末43.87亿元下降1.40亿元,2024年一季度利息费用0.69亿元,较同期0.81亿元下降0.12亿元。

  此外,黄河旋风还对会计差错更正、资产减值、信用减值、在建工程、关联交易、货币资金等方面作出了回复。

  6月25日,黄河旋风还发布了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南监管局(以下简称河南证监局)警示函的公告。4月30日,黄河旋风披露《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对2023年一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三季度报告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进行差错更正。其中,2023年一季度报告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分别调减6331.87万元,2023年半年度报告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分别调减1.79亿元,2023年三季度报告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分别调减2.07亿元。公司2023年一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三季度报告信息披露不准确,违反相关规定。

  黄河旋风时任董事长庞文龙,时任总经理陈治强,时任财务总监郭会、董安文对上述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河南证监局决定对公司及庞文龙、陈治强、郭会、董安文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就“香港有礼”相关优惠,程鼎一介绍,初步阶段有超过1.6万家店铺、准备了100万份优惠奖赏给旅客,将向旅客发放零售、餐饮、交通等领域的优惠券。2月2日17点起,旅发局会在香港国际机场入境大堂、尖沙咀天星码头、高铁西九龙站抵港大堂以及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旅检大楼4个口岸的游客接待站派发。

  <strong>元宵民俗活动添趣味</strong>

  考虑到支持稳增长仍是货币政策首要考虑目标,业内人士预计,金融管理部门将加大对货币需求的引导,通过降准等政策工具推进宽信用进程。

  报道称,WTTC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朱莉娅·辛普森在报告中说:“每位游客流连忘返的城市各不相同,但随着其他国家日益重视旅游业,我们将看到新兴目的地对传统热门城市形成挑战。”

  今年1月,北向资金在沪深交易所累计净买入1412.9亿元人民币,净买入量超过了2022年全年规模。同期,明晟(MSCI)中国指数上涨近12%,连续三个月累计涨幅超过40%。

<strong>  以色列考虑向乌提供“铁穹”防御系统</strong>

傅俊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