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载荷专家首度入选预备航天员 创科界感振奋、骄傲

来源: 宣讲家
2024-06-13 14:52:03

  中新社香港6月11日电 (记者 韩星童)香港载荷专家首次成功进入中国预备航天员名单,多位创科界代表11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代表香港创科发展及人才实力,获得了国家的认可。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当天发布的消息显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日前结束,共有10名预备航天员最终入选,包括8名航天驾驶员和香港、澳门各1名载荷专家。选拔工作自2022年下半年全面启动,经初选、复选、定选三个阶段,10名预备航天员后续将进入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接受全面系统训练。

  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会见传媒时坦言“感到无比兴奋、骄傲和鼓舞”,他认为这充分显示中央政府对香港的关心和支持,对香港创科发展、特别是人才实力充分肯定,让香港能够在国家的重要平台上贡献所长、服务国家所需。

  “这当然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科技创新界)邱达根对记者表示,这标志着香港参与国家航天事业的另一里程碑,同时也代表过去多年来香港创科界、创科人才的不懈努力及实力,获得了国家的认可。

  “毕竟遴选过程极为严格,对载荷专家的知识、体能、心理等领域的要求均相当高。”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科技协会会长林至颖同样认为,这除了体现出“一国两制”下香港独特的地位,以及国家对香港的关爱,更是对香港在创科领域发展的充分肯定。

  事实上,香港多所大学科研实力雄厚,在多个航天相关领域如通信、工程、数据等人才辈出。据邱达根所知,香港中文大学(港中大)、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港理大)等积极与内地航天相关机构联络,争取携手推进项目。当中,港理大成果颇丰,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专家携手研制太空仪器,曾协助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嫦娥六号探月任务和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取得成功。

  多次参与上述研发任务的港理大精密工程教授及精密工程讲座教授、深空探测研究中心主任容启亮接受记者采访时笑称,成为“太空人”遨游宇宙,是他们小时候想都不敢想的梦,对于如今的香港年轻人而言,已不再遥不可及,可见国家在推动科技发展、航天发展的历程里,始终与香港同行,接纳港人参与其中、发挥所长。

  此次香港载荷专家脱颖而出,给予香港各界极大的信心和希望,“特别是对年轻人产生鼓舞作用,激励他们奋发向上,未来会有更多机会参与国家科研项目。”容启亮觉得,年轻人当务之急是以知识不断充实、提升自己,为这些适时出现的机会时 刻做好准备。

  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港中大工程学院副院长、香港科技创新联盟副主席黄锦辉相信,入选的香港载荷专家将成为年轻人的榜样,激发他们对于航天事业的兴趣和热情,日后为国家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今天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事实一再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没有过时,关于资本主义必然消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结论更没有过时。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职能由过去的“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新增了“环境保护”要求,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五位一体”的国家总体战略布局。全国政协新增环境资源界别正是在适应这个趋势。

  在郭慧萍看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外出聚会,美妆行业将迎来较快复苏。据悉,上海慧姿化妆品有限公司每年投入研发费用超过营收的10%,且在嘉兴建立了6000多平方米的标准工厂,让公司为国际品牌代工更具竞争力。

  《流浪地球2》的热映带动了电影衍生品市场的火爆。

  北京市民田先生是一家知名外企的资深人力资源经理。工作之余,田先生在某线上音频播客平台开通了个人频道,并制作自己的“职场面试经验课”等音频课程。由于这些音频内容质量高,符合不少求职者的需要,田先生的“面试课”播客在该平台好评连连,其中一些付费课程也让他实现了“知识创收”和“经验变现”。田先生直言,他成功“给自己发了一份工作offer(录用通知)”。

  应土耳其政府请求,中国政府派遣的中国救援队82名队员,经过约10小时的飞行,于当地时间2月8日3时30分许,抵达土耳其南部城市阿达纳市的机场,即将开展国际救援。

倪俊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