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余位台胞开启广东行:看见真实、寻求发展

来源: 新华社
2024-06-03 23:23:02

  中新社深圳6月2日电 (张杨彬)由台盟中央主办的两岸融合发展交流营广东主题营2日下午在深圳开营。50余位台胞开启为期6天的广东行。

  本次交流营以“深化两岸产业融合 助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将参访比亚迪、美团等知名企业,并与在粤台企负责人、创业台青座谈交流。参与本次活动的营员中,有不少第一次来大陆的“首来族”。他们来自文娱、食品、电子器件 等行业,希望进一步了解大陆市场,发现新的商机。

  台盟中央常委、两岸台胞民间交流促进会秘书长潘新洋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扎根祖国大陆,投身乡村振兴、文化教育、基层治理等领域。希望广大台湾青年成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桥梁和媒介,多向岛内同胞分享在大陆的经历感悟,介绍大陆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情况。

  “从我的观察来看,台湾青年与大陆‘结缘’可分四个阶段——认识大陆、了解大陆、喜欢大陆、扎根大陆。”广州台湾青年之家会长郑明嘉表示,广东有良好的惠台政策、宽广的发展平台,但由于两岸资讯不对称,许多台湾青年对此并不了解。希望可以通过交流活动让台湾同胞了解真实的大陆,让他们愿意来此就业创业、实现梦想。

  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9635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28598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20015人。就在刚刚过去的3月当月,全国查处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7021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0285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6810人。

  从研发投入总量看,2022年,中国研发经费(R&D)投入规模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1951亿元,占全部研发经费的比重为6.32%,相较十年前的4.8%,已是一个很大的提升,但仍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15%~25%的平均水平。王贻芳认为,中国基础研究的问题,一方面与总体的投入比例不足有关,更关键的症结在于,6.32%的经费也没有得到相对合理的分配,造成经费的使用效益不高。

  早在2021年,时任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司长叶玉江就透露,科技部将制定《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2021—2030)》,对未来十年国内基础研究的发展作出系统部署和安排,其中包括:进一步加大对冷门学科、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长期稳定支持,并决定在前沿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据了解,基础学科研究中心的具体建设方案原定今年4月左右公布。

  专家建议,随着中央科技委成立,下一步应从顶层设计上理顺整个基础研究资助体系,对同类项目进行清理,明确不同科研管理机构的资助定位,比如基金委更聚焦原创性或自由探索型基础研究,以长期滚动资助为主;科技部负责与国家战略需求相关的重大专项和国家实验室,抓大放小,进行“有组织的科研攻关”。

  另一个最核心问题,就是钱从哪儿来?关于提高稳定经费比例的建议,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王贻芳已经在两会上呼吁了多年,但收效甚微。他分析,改革障碍可能与中国多头的科研管理体制有关。现有体制以项目为核心,各类不同的竞争性项目分别出自科技部、基金委、发改委等多部门,它们只会盯紧自己手里的项目经费,既没有动力,也缺乏能力去全局推动。也因此,近年来只有零星的碎片式改革,比如中科院内部在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试点稳定经费支持等。

  新评估报告提及中国九次,虽然最终的公开版本没有将中国列为对澳大利亚的直接军事威胁,但报告仍多次拿中国的军费开支说事,炒作中国的军事行动是澳大利亚防御改革的原因之一。

吴嘉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