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首次!C919这次接来了他们!

来源: 直播吧
2024-06-19 21:09:54

“座椅很舒适、空间很宽敞”

“飞机餐很好吃”

“机舱灯光很梦幻”

“噪音很小”

  昨天,虹桥机场的水门仪式又一次为C919举行,这一次C919带回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们”——由沪港社团总会、沪港青年会组织的2024年“沪港同心”香港青年学生们。

  2024年6月1日下午,东航使用C919国产大飞机,执行MU7192包机航班,自香港飞抵上海虹桥机场,成功完成首次地区商业航线飞行,承运153名旅客,其中包括120多名香港大学生抵沪。

  这批香港大学生来到上海后,将开启8周的实习计划,而乘坐C919来沪,也是一份“特殊”的礼物,亲身体验祖国的强大,感受祖国的航空科技发展。

  “我参观过大飞机的组装”

  “在香港迎接登机时,就感受到香港青年人的热情,学生们几乎每个人都在廊桥上拿出手机、运动相机,拍下C919的身影。”航班乘务长毛文婷告诉小新。

  这些年轻人中还有人与大飞机缘分匪浅。“去年我曾经来上海,在商飞参观过C919的总装生产线,能在一年后的今天在香港坐上C919,我也十分惊喜。”香港大学学生郑汶欣告诉小新。

  当时正在组装中的C919也给郑汶欣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当时还是一个没上漆的飞机,还不是白色的,看到的时候就感觉很雄伟,那时候就很期待它在国际航线上翱翔的样子了。”

  而在一年后能够作为乘客,对于郑汶欣来说,也是一次圆梦之旅,当年参观时,她就和一同前往参观的团员们共同许愿希望能够早日坐上C919,而这一次的体验也让她笑容满面,“一整个体验就非常好了,飞机餐也好吃、服务也很好……”

  小新也采访了几位学生,大家对C919可以称得上是赞不绝口,每个人的关注点还都有些许不同,从五彩的灯光到舒适宽敞的座椅,大家都做了一次C919的推荐官。

  “飞机的灯光是五彩的,很梦幻,这是我坐其他飞机没有的体验,”身为女孩子的香港都会大学学生李宛莹分享了她心中对于C919的心动瞬间,“还有小桌板上有一个洞,更方便放饮料。”

  身为男士的香港科技大学学生胡铭康同学的关注点则放在了飞机乘坐的舒适度上,“座位的空间比较宽阔,椅子也比平常的经济舱(座椅)舒服。”

  工作人员介绍,有部分学生们与C919的缘分还将继续,他们将在上海机场获得实习岗位。

  “首次执飞地区商业航线”

  激动的不仅仅是乘客们,这也是C919首次执飞地区商业航线,为了这一次飞行,东航选派了C919商业首航时的部分飞行员、乘务员执行本次包机航班。

  作为C919商业运行首航机长,东航上海飞行部C919飞行部总经理尚峰6月1日当天又驾驶国产大飞机,飞行在沪港航线上。尚峰说,自己曾经驾驶进口机型、多次执飞这条航线,而这一回是驾驶国产C919,心情大不相同。

  包机航班上还特别为旅客准备了贴有C919飞机标志的曲奇饼干和上海老字号的大白兔奶糖味牛奶。

  东航是C919国产大飞机的全球首发用户,也是上海最大的主基地航司,已在京沪、沪蓉、沪陕航线上累计执行商业航班超2100班,总计商业运行飞行时间6090小时,承运旅客近30万人次。

  与此同时,C919在航程中也创造了多个“首次”。第一次实现商业运行,第一次投入繁忙的京沪航线,第一次服务春运,第一次飞出国门亮相新加坡航展广受好评……

  而这一次的首次投入境外商业航班、执飞沪港包机也在香港青年学生们的赞叹声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尼日利亚阿布贾大学教授巴尔斯·奥什奥涅波表示,从先后制定九版防控方案和诊疗方案,到及时出台二十条优化措施和新十条措施,再到平稳有序推进实施“乙类乙管”,中国作出科学精准的决策部署,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奥什奥涅波说,中国人口众多,但疫情流行和病亡数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全人群疫苗完全接种率超过90%。中国调配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充分证明了中国医疗卫生和疾控体系的韧性。

发现了异常

  后来,迪马利亚也对这个小故事补充说:“保安人员告诉我:‘请不要把奖杯给任何人。’我告诉他们,但是那边还有另一个奖杯。他们回答说:‘不,不,你的那个是真的,这就是我们和你在一起的原因。’这就是我告诉梅西的。”

  做到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适度锻炼、读书、听音乐等,保证饮食健康。特别不要试图通过烟酒来缓解紧张情绪。

  行走在中国散裂中子源园区,总会与一个个年轻的科研工作者不期而遇。如今,这里已汇聚了一支500多人的科研和工程队伍,其平均年龄不到37岁,许多青年科研人员已担任系统负责人。

  2022年全国科技馆联合行动收官活动中,江苏省科技馆、福建省科技馆、江西省科技馆、四川科技馆、重庆科技馆等分主题承办单位就承办活动进行成果案例分享,为全国各科普场馆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提供经验,助力开拓科普教育工作新思路。同时,全年各分主题承办单位征集并推送的200余项优秀科普作品已在中国数字科技馆、重庆科技馆官网和全国科技馆联合行动H5页面等公益平台进行展示,供全国各科普机构和科普工作者共享。

蔡家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