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国高校智能采矿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在江苏徐州举行

来源: 九派新闻
2024-06-25 04:39:41

  中新网徐州6月23日电(朱志庚)6月22日,2024全国高校智能采矿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在中国矿业大学举行,来自相关行业协会、企业、高校等63家单位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矿业类人才培养展开了广泛研讨。现场发布了《全国高校矿业类人才培养云龙湖共识》。

  为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矿业类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共建教育教学资源,2024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矿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煤炭教育协会、中国矿业大学联合举办此次会议。

  现场发布的《全国高校矿业 类人才培养云龙湖共识》具体包括协同联建行业高校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完善矿业类人才培养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探索拔尖创新人才与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成立全国高校矿业类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论坛、设置矿业类优秀教育教学成果系列奖励五个方面。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院长黄艳利介绍,目前,中国矿业大学已有四届智能采矿工程特色班毕业生128人。其中101人升学继续深造,27人就职于各相关专业大型国企。“学校开展数智赋能、五育并举,持续优化智能开采课程体系,继续强化校企协同机制,实行贯穿式本科导师制,深入科教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围绕制约矿山行业智能化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将智能矿山领域最新科研成果融入课程教学资源库,在解决现场真实问题的同时,培养智能采矿人才。”

  智慧矿山建设是矿业发展的大趋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法表示,目前,全国煤矿行业智能化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企业迫切需要具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采矿技术融合的专业技术人才。“本次研讨会着力打造一个常设的煤炭矿业类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论坛,进行常态化的学术类交流研讨,促进智能采矿相关新专业的建设。高校可以根据适应智慧矿山建设的要求,培养各种复合型的急需人才。”(完)

  产业转型中,淄博采取了多种措施,不断加强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新型经济主体,有力推进了经济转型升级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从研发投入总量看,2022年,中国研发经费(R&D)投入规模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1951亿元,占全部研发经费的比重为6.32%,相较十年前的4.8%,已是一个很大的提升,但仍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15%~25%的平均水平。王贻芳认为,中国基础研究的问题,一方面与总体的投入比例不足有关,更关键的症结在于,6.32%的经费也没有得到相对合理的分配,造成经费的使用效益不高。

  时任党委书记、董事长何有成表示,对自治区党委第二巡视组巡视“回头看”反馈的意见,宏桂集团党委诚恳接受、照单全收,并坚决整改落实。要迅速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整改工作方案,明确时限、落实责任、抓紧推进,问题不见底不放过,解决不彻底不松手,整改不到位不罢休,确保条条有整改、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他说,淄博房地产销售在今年一季度出现增长的重要原因在于,去年疫情导致的房地产销售滞后现象延续到今年一季度。其次,淄博市政府于今年2月7日出台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如解除限购、限价以及税收优惠等,这些政策刺激了房地产的发展。此外,春节期间的返乡置业潮,也是推动淄博房地产销售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4月29日消息:日前,经自治区党委批准,自治区纪委监委对广西宏桂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朱云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立案审查调查,并对其采取留置措施。

  检察机关起诉指控:被告人张务锋利用担任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山东省临沂市委副书记、市长,山东省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等职务上的便利,以及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相关单位和个人在工程承揽、干部选拔任用等方面提供帮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依法应当以受贿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张芳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