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位制度走向成熟的标志

来源: 一点资讯
2024-06-12 17:14:30

   学位法有哪些新变化?我们从学位类型说起。

   学位法将学位划分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类型,在确立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地位平等的同时,强调分类培养、分类评价、特色发展,构建起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协调发展的二元学位类型格局。此举不仅是我国学位制度的重大突破,更是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现独立发展的历史转折点。

   首先,学位法赋予了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平等的法律地位。

   学位法从法律上明确规定我国实行“三级两类”学位体系制度。学位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学位制度。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博士,包括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等类型,按学科门类、专业学位类别授予。“三级两类”学位体系为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分类评价提供了法律指引和法律支持。在科技变革加速演进的今天,整个社会的科技含量快速提升,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重大变化,分类培养、分类评价是满足社会各类人才需求、服务国家战略发展的重大举措。

   学位划分为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等类型是我国学位制度的一大突破。长期以来,学术学位被视为具有与生俱来的“合法性”身份,而专业学位则更多是“政策性”身份,在很多人心目中难以与学术学位真正比肩。虽然教育部专门推出了《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但是,身份地位的“不平等”导致分类发展道路充满坎坷,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标准和培养模式很大程度上趋同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

   如今,专业学位确立了与学术学位同等的法律地位,摆脱了对学术学位的依附和模仿,其独立性获得了法律保障。

   其次,学位法打造出一条从目标、标准到模式的分类发展之路。

   学位法对两类学位的培养目标、学位授予标准、培养模式以及学位答辩形式等分别做出了规定,打造出一条涵盖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培养模式的分类发展之路。

   从培养目标来看,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都是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学术学位重在面向知识创新发展需要,培养具备较高学术素养、较强原创精神、扎实科研能力的学术创新型人才。专业学位按专业学位类别培养并授予学位,重在面向行业产业发展需要,培养具备扎实系统专业基础、较强实践能力、较高职业素养的实践创新型人才。

   不同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培养标准的不同。以博士学位为例,不论是知识结构还是能力水平,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都呈现出平行的状态。在学业要求方面,学术学位立足于本学科,专业学位立足于本专业领域;在能力和成果方面,“学术性”是学术学位的明确标准,而“实践性”则成为专业学位的鲜明要求。

   最后,“实践成果答辩”是申请获得学位的新渠道。

   学位论文答辩历来被作为考评学位申请者学术水平必须的和唯一的方式。学位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接受博士生教育,通过规定的课 程考核或者修满相应学分,完成学术训练或者专业实践训练,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或者规定的实践成果答辩,表明学位申请人达到下列水平的,授予博士学位”。其中,“实践成果答辩”是新增渠道。专业博士学位申请者修满相应学分、完成专业实践训练后,可以通过实践成果答辩获得专业博士学位。

   那么,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是否意味着获得的博士学位水平有所降低?是否意味着专业博士学位的要求低于学术博士学位?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作为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位,二者不具有水平上的可比性。学位法对两类学位的培养目标、学位授予标准、培养模式以及学位答辩形式等分别做出了规定。可以看出,两类博士学位有明显区别,在人才培养定位、标准、招生、培养、评价、师资等环节有很多差异化要求,无法进行简单的水平对比。

   其次,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培养目标的不同决定了专业学位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的不同。专业博士学位是在修满相应学分基础上,强调申请者围绕国家科技发展的重大需求以及各行各业的发展解决一些专业实际问题,要求申请者具有独立承担专业实践工作的能力,并做出创新性成果。

   最后,对实践成果进行科学评价是专业博士学位质量的重要保障。实践成果答辩通过也能获得博士学位是本次立法的一项重大突破,既是加快培养多样化高层次人才的更加优化的顶层设计,也是对30余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探索的经验总结。

   总之,学位法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学位制度走向成熟,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库列巴还表示,基辅正在努力争取更多国家在关键时刻提供更多的坦克。“......我们继续致力于扩大坦克联盟的成员和增加那些已经给出承诺的伙伴国的军援贡献,”库列巴说道。

  一.严禁利用“新型冠状病毒”进行商业广告营销宣传,严禁发布含有“新型冠状病毒”预防、控制、治愈、偏方等内容的虚假违法广告。

  据介绍,作为北京市重大科技创新及高精尖产业项目,Hive“蜂巢”依托“长安链”软硬件技术体系,建设具备先进算力、服务国家重大应用场景的区块链与隐私计算算力基础设施。它的主体位于中关村科学城北区的核心地带,整个集群拥有1000台“长安链”高性能专用算力服务器,充分发挥“长安链”高并发、低延时、大规模节点组网等性能优势,在架构灵活性、共识机制、数据存储等方面获得全方位技术突破,每秒可处理2.4亿笔智能合约交易,每秒可执行百亿条数据隐私计算,算力性能全球领先。

  矿产资源是“工业的粮食”。去年7月份,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揭牌。“在资源安全日益重要的背景下,组建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利于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打造世界一流矿产资源综合服务企业,增强铁矿石等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彭华岗说。

  2023全年来看,中信建投预计,随着疫情对负债端的冲击逐步消退,寿险行业有望在居民风险防范意识提升、销售人员线下展业回归常态和险企积极推动产品创新的带动下迎来复苏。不过,也有业内分析师呈中性看法,认为行业今年表现还需视各大险企的转型成效决定。

  当前,鲤城江南新区已掀起新一轮项目建设热潮。各建设项目挂图作战、压茬推进、如火如荼,建设工地塔吊林立、机械轰鸣。不久的将来,在项目的支撑带动下,新区城市骨架将进一步拉开,发展脉动持续勃发。

陈庆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