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聚力打造数据要素集成服务高地

来源: 砍柴网
2024-06-14 03:35:14

  中新网杭州6月12日电(奚金燕 蓝伊旎)12日,“深化数据知识产权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专场活动在浙江杭州“中国数谷”举办。中新网从活动现场获悉,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协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浙江省法院、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等部门,进一步迭代升级“数知通”,实现“数知通”与“浙里金融”“法护知产”“科学数据银行”应用的贯通,为浙江打造数据要素集成服务高地加快进程。

  浙江作为全国首批数据知识产权改革国家试点,于2021年9月率先启动数据知识产权改革,走出了一条运用知识产权制度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浙江路径。

  据悉,截至2024年5月,浙江省共受理数据知识产权申请11358件,登记6081件,占全国70%以上,登记主体949余家,覆盖产业20个、辐射北京、上海、广东等11个省市,保护数据权益20472亿条;累计实现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被侵权保险、证券化、交易、许可金额26.25亿元,占全国90%以上。

  活动现场,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局长谢小云通报了浙江省数据知识产权改革工作进展:浙江率先提出数据知识产权定义内涵和登记保护方式,制定8个标准规范;培育数据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171家,创新打造数据知识产权一体化服务平台“数知通”,打开数据知识产权交易流通渠道,已完成数据知识产权交易许可47件,金额2003万元;已有162件数据知识产权实现金融化运用,总金额24.05亿元,108家企业户均受益266万元; 联动“产业大脑”,推进20多个产业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运用,为产业发展提供动能。

  根据今年4月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数据知识产权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一步,浙江将从推进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全链闭环、数据知识产权改革全域运用、数据知识产权生态全面形成等三个方面实施20条具体举措,全力推动数据知识产权改革打开新局面,力争到2025年底,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总量突破15000件,实现数据运用价值100亿元以上,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企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以上,形成具有全国话语权、全球影响力的数据治理浙江方案。

  为推进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全链闭环,浙江将推动登记信息共享和传播利用,并向法院、金融监管等部门开放共享,强化行政司法协同,建立全过程上链固证、全方位多跨协同、全流程动态监管的数据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组建数据知识产权联盟并强化行业规范。

  据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央地协作打通“数知通”与“法护知产”协同应用,推进了登记信息向司法机关共享,全面推进了登记证书在行政执法、司法审判中的应用。与“浙里金融”平台打通,丰富了数据知识产权价值的变现渠道。

  同时,浙江将推进数据知识产权制度全域运用,提升企业数据创新能力,重点推动企业建立健全数据管理制度、发挥数商作用,将数据知识产权纳入数据资产入表范围等;促进产业数据跨界融合,将数据知识产权作为产业数据价值化改革场景应用创新的重要载体,打造一批数据知识产权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业样板;加强公共数据开发利用,重点加强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中的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运用、保护,提升公共数据开发利用绩效;推动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加强科学数据的登记、保护和开放共享,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动科研组织、科研模式、科研评价等创新范式变革。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资产管理 数据资产登记导则》标准。该导则为各类数据资产财务登记、产权登记和交易登记提供了指引,尤其是明确将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列为数据资产产权登记的重要方式,实现数据资产与数据知识产权有效衔接,为同步推进数据资产登记入表和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提供了标准保障。

  此外,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共同签订了《关于协同推进科学数据知识产权保护的合作协议》,将充分发挥数据知识产权改革先行优势和科学数据汇集管理优势,打造科学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样板,促进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完)

  这是坚守的动力,更是三江源的文化与自然生态得以保护、传承的根基。

  省级“两会”密集开启,各地2022年“成绩单”和2023年“计划书”陆续出炉。

  <strong>着眼“中国质量”,全流程确保高品质</strong>

  12日16时,云南省大理市快速汽车客运站人声鼎沸,提着大包小包的乘客在车站内穿梭不停。

  配合海报释出的“京海风浪版”预告画面极具冲击力,跌宕起伏的剧情拉满悬疑感,展现出更丰富的剧情内容。不管是刑警安欣潜入纸醉金迷的游艇盛宴暗访时不慎被发现,还是高启强(张颂文 饰)突然遇险被刺;无论是记者孟钰(李一桐 饰)在情感和理想中来回拉扯,还是指导组利剑出鞘,组长徐忠(吴刚 饰)下派彻查京海涉黑案件却被莫名诬陷……一桩桩事件都给京海市附上层层疑云。

  石质工具可为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早期农业经济的形成与石器关系密切。郑州地区仰韶文化中晚期已经形成了高度发达的农业社会,石器作为其重要的生产资料,是支撑农业社会运行的重要物质基础。古代农业活动包括松土、翻土、播种、中耕、灌溉、除草、施肥、收获和加工等许多环节,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中有一部分和农业生产活动有关,但也存在一器多用现象。从目前所见郑州地区发现的石质生产工具可知,当时的农业活动应该是维系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部门,已具有相当规模,每类石器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均起到了不同的作用。例如郑州地区常见的石铲、石镢等就有可能用于松土、平整土地、中耕除草等;石刀和石镰多用于农作物的收割;石磨盘、石磨棒和研磨器等则主要用于对农作物或其他采集食物进行碾磨加工等。

徐真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