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胞在黔过端午节:贵阳已是“第二故乡”

来源: 奥一网
2024-06-12 17:27:48

  中新社贵阳6月10日电 题:台胞在黔过端午节:贵阳已是“第二故乡”

  作者 赵园

  今年端午节,是台胞陈玟亦在贵州省贵阳市度过的第30个端午节。“除了端午节,每年的中秋节我也在这里过,贵阳已是我的‘第二故乡’。”陈玟亦说。

  在台湾从事烘焙行业的陈玟亦,1992年经介绍来到贵阳一家合资食品企业工作,后又创业开西餐厅、咖啡店、蛋糕店等。

  初到贵阳,给陈玟亦的印象是气候宜人,贵阳人朴实、包容。“我在这开的第一家店是西餐厅,员工学做糕点都很踏实、认真,是我创业的好帮手。那时候每天都有很多客人排队来买糕点,我赚到了第一桶金,也认识了很多 像我一样在贵阳打拼的台湾人。”

  这让陈玟亦选择在贵阳创业有了信心。在结识徐子茵后,陈玟亦更坚定了留在贵阳发展的决心。2014年,在筹备开一家进口食品商店时,在多方的帮助和努力下,陈玟亦申请到了一笔10万元人民币的微型企业补助金,让他十分惊喜。

  陈玟亦说,逢年过节各级台办会举办活动,组织台胞们参与,就像“娘家人”一样温暖。

  多年过去,陈玟亦不仅打拼出自己的事业,还成了“贵州女婿”。从一个最初不习惯重盐重辣口味的台湾人,变成如今只要提起辣子鸡、腊肉和折耳根就直说“早已爱上”的“半个贵州人”。

  如今陈玟亦每次回台湾,都会把赫章核桃、酱香酒、苦丁茶等贵州“土特产”带回去,让家乡人对他的“第二故乡”有更立体的了解,“我都会跟他们说贵州是大陆西部第一个县县通高速的地方,在贵阳夏天都不需要开空调,很凉快。”

  近年来,随着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吸引越来越多的台商前来贵州寻找机遇。

  文化因赓续而繁荣兴盛,习俗因传承而深入人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传统节日更好融入现代生活,才能为人们提供更多心灵滋养与精神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国传统节日,无不凝聚着民族发展的历史,荟萃着人文理念的精华,传承着传统美德的基因,凝聚着发展奋进的力量。人们对传统节日的热爱,正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也是文化自信的体现。传承好、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凝聚起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磅礴精神伟力。

  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莲花县委书记,甘祖昌干部学院第二副院长(兼);

  炎症性肠病是胃肠道最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腹痛、腹泻、便血等是炎症性肠病主要的症状表现。

  “2022年,每亩地分红入股200多元钱,流转的土地也有更好的收成,家里剩余的劳动力在合作社打工,还能赚一份钱。”村民高江说。

  中国春节来临之际,丰富多彩的“欢乐春节”活动在泰国、沙特、阿根廷等多国举行,向世界各地传递出浓浓的中国“年味儿”和对各国人民的美好祝福。

  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市中心“世界大道”内的中国城张灯结彩,由沙特娱乐总局组织的“欢乐春节”展演活动在这里举行。舞龙舞狮、杂技顶缸、川剧变脸等多种传统文化和民俗展演,糖画、剪纸、大红灯笼等文化元素带来的浓郁中国风尽情展示着中国文化的魅力。

卢佳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