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日本通胀持续升温 日元贬值逼近历史低点

来源: 红星新闻
2024-06-21 10:57:47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6月21日电(崔凯)日本经济正面临一场错综复杂的挑战。数据表明,5 月份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 2.5%,连续第 26 个月达到或超过日本央行设定的 2%通胀目标,通胀压力的加大引发了市场对于日本央行7月加息的诸多猜测。

此前,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的言论更是引人遐想,他表示只要数据支持,七月“当然”存在加息的可能。

在亚洲交易时段的早盘,日元兑美元汇率跌至近 34 年来的最低点。日元已创下自 3 月以来最长的跌势,这使得日本当局再次出手干预汇市以支撑日元的风险增大。今年 4 月和 5 月,日本财务省最终动用了约 627 亿美元来支持日元,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日元所面临的压力。

日元贬值虽然提升了日本企业在海外赚取利润的价值,但同时也推高了资源匮乏的日本进口能源、原材料和其他商品的成本。近期,企业物价出现超出预期的上涨,其主要原因是日元贬值导致进口物价上扬。日本央行 12 日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受日元贬值、国际市场铜价上涨等因素影响,日本企业物价持续攀升。截至 5 月,企业物价指数同比及环比涨幅均连续 4 个月扩大。

另一方面,日本寿险公司对日元汇率反弹的保护对冲降至 13 年来最低水平,并可能在未来几个月进一步削减这些对冲保护仓位,这显示出市场主力对日元长期处于弱势已形成共识。在日本金融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的寿险公司们纷纷押注美元,预计美元将在更长时间内保持对日元的绝对优势。通常来讲,如果这些寿险公司不采取对冲保护措施,这或许意味着他们预计日元后续会进一步走弱,或者即使日元走强,也不会升值到对以日元计价的外国投资收益产生严重影响的程度,而前者往往是核心因素。

日本央行在最新的一次货币政策会议上称,会在下一次会议决定缩减债券购买,且规模较大。植田和男表示,决定减少购买国债是为确保市场的长期收益率能够更自由地形成。然而,日本央行含糊其辞的表态致使市场对日元的信心进一步受挫。

有市场分析指出,日本央行立场或许远比市场预期更为鸽派,其会极其谨慎地减少购债。分析认为,日本央行在 7 月会议上削减购买日本国债并同时加息的可能性极小,因为一旦如此操作,利率可能会出现大幅波动。日本央行将首先通过减少债券购买来试图遏制日元疲软,而后再考虑提高利率。

不过,日本当局对于汇市波动的容忍程度或许有所放宽。6 月初,日本财务大臣铃木俊一表示,官员们会持续关注汇率走势,但干预应当是有限的。

隔夜,美国财政部在提交给国会的一份报告中,将日本列入外汇监控名单,但并未将日本或其他任何国家列为汇率操纵国。在提及日本 4 月和 5 月的干预措施时,报告重点关注了 日本巨额的双边贸易和经常账户盈余

2021 年以来,日本经济保持着温和复苏的态势,但经济运行中仍存在薄弱环节。在 4 月举行的政策会议上,日本央行发布了经济预测报告,将 2024 年 GDP 增速从 1.2%下调至 0.8%,CPI 从 2.4%上修至 2.8%,核心 CPI 保持 1.9%不变。日本央行认为,日本经济增速将超过其潜在增速,产出缺口改善,工资和价格上涨会推动中长期通胀预期上行,潜在的通胀也将逐步加快,从而达到日本央行确定的通胀目标。

虽然日本央行在 2024 年 3 月结束了负利率和 YCC 政策,但仍继续购买政府债券,量化宽松政策仍将持续较长时间,政策正常化的过程比美联储更为漫长,实际的步伐取决于经济增长和通胀表现等多种因素。

编辑:马萌伟

  除此之外,该边检站也将继续运行空港口岸重点货运航班“绿色通道”、水运口岸“中国边检登轮码”网上自助办理等便利措施,进一步便利空海港企业作业。(完)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此次举办对外翻译与传播座谈会、推出“译中国”文库,在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探究,对外传播策略与形式的探索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对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更好地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完)

  关于“涨价”一事,康泰医学1月4日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血氧仪产品价格采用市场化定价原则,符合行业一般水平,以正常价格销售,在“618”“双十一”“双十二”期间会参与电商平台的优惠促销活动,在日常销售过程中也会开展折扣、满减等优惠活动让利给消费者,此时产品价格低于正常价格,优惠活动结束后,公司会将产品价格回调至正常价格销售,不存在涨价行为,亦不存在因价格区别对待消费者的情况。

  四是统筹推进保险公司回归本源和风险处置。坚决整治恶性竞争乱象,研究出台保险公司监管评级和分类监管制度。

  交通物流等支撑体系仍需提升

  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旨在进一步巩固资管业务规范整改成效,更好发挥私募资管业务服务实体经济功能,促进形成专业稳健、规范发展的行业生态。证监会在总结资管业务规范整改经验基础上,积极回应市场合理诉求,针对部分规定适应性不足等问题,对资管规定作了修订。

阚星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