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沿线城市政学研专家齐聚杭州 探运河思政育人

来源: 青瞳视角
2024-06-22 02:55:50

  中新网杭州6月21日电(王题题)6月21日,“大运河思政”首届运河城市思政教育联盟大会在浙江杭州拱墅召开。大会以“运河思政育人,奠基强国建设”为主题,旨在深化大运河沿线城市的教育合作,共同深入打造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育人模式。

  会上,杭州拱墅区携手北京市通州区、济宁市、沧州市运河区、无锡市滨湖区、扬州市广陵区等10地,围绕“大运河思政”这一共同载体,成立了运河城市思政教育联盟,赓续大运河文化,肩负起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浙江省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浙江 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许翰信在会上表示,浙江省长期以来一直扎实推进思政课建设。近年来,浙江全省各地大中小学结合实际探索不同模式,构建“大思政”的教育体系,开展课程研究、教学研讨、教师培训等活动,探索在教师队伍、教材建设及教学方式方法上做好协同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一体化建设。如今,浙江正逐步形成一个方向明确、内容丰富、学段衔接、载体多样、常态运行的特色思政课一体化体系。

  以大会举办地杭州拱墅为例,作为中国教科院在全国设立的第一个综合改革实验区,该区将“大运河文化”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打造出“大运河思政”品牌,不仅提升了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还提高了中小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了大运河的保护和文化传承。

  在当天的会议上,大运河沿线城市政学研各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深入打造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育人模式,以更好地赓续大运河文化,培育时代新人。对此,许翰信表示,此次会议的召开具有非凡意义,必将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创新发展。

  关于如何进一步推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育人模式的深入发展,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于发友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小学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挖掘和运用好大运河文化遗产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举措。

  因此,对新成立的运河城市思政教育联盟,于发友有所期待。他希望,今后该联盟能够明确定位、深化研究、加强数字化赋能、完善协同机制,为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积极贡献。(完)

  扩准入、优服务,“走出去”“请进来”,新的一年,各地以改革促开放,稳外资稳外贸,力争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

  1988年3月,全国政协六届十七次常委会会议期间,“界别”这一提法首次出现。在此之前,全国政协的组织设置一直用“参加单位”来表述。2004年3月,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协章程修正案,政协章程第一次正式以“界别”来指称所有的政协参加单位。

  不久前,福岛县居民成立的市民团体“不要再污染海洋!市民会议”举办了一场跨国线上论坛。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与会者纷纷反对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很多与会者表示,“地球上的海洋是相连的,这不是日本一国的问题”。论坛上,马绍尔群岛学生联盟代表贝迪·拉图勒表示:“海洋就是我们的生命。太平洋不是日本丢弃核废料的垃圾场,也不是核试验场。”他说,一旦核污染水排放入海,将导致无法挽回的局面。

  该负责人说,一方面,存款利率下降尤其是中长期存款利率下降,有利于银行压降负债成本,为进一步降低贷款利率提供空间,从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存款收益水平下降,也会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居民储蓄意愿,可使更多资金流向消费市场和其他投资领域,有利于提振经济、活跃市场。

  其次,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中小微民营企业面临能源、资源以及产成品价格波动问题,需要帮助提高这些企业利用期货等金融工具能力,来稳定价格、稳定预期,减少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strong>“排放核污染水将打开一个潘多拉盒子”</strong>

张馨士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