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世界杯之路延续 国足命运还在“自己脚下”

来源: 香港文汇网
2024-06-12 20:13:33

  中新社北京6月12日电 (记者 邢翀)11日晚,中国男足和中国球 迷都度过了一个悲喜交加之夜。

  世预赛亚洲区36强赛最后一轮比赛,当国足客场0比1不敌韩国队后,已经步入“死亡边缘”;稍晚开球的同组另一场比赛,已提前出局的新加坡队以1比3不敌泰国队,但他们在“荣誉之战”中打入一粒关键进球,客观上帮助中国队力压泰国队,惊险晋级18强赛。

  中韩之战结束后,国足首发队长王大雷哽咽表示,“所有的机会和命运都只能掌握在自己脚下”。如今国足冲击世界杯之路得以延续,面对更为艰巨的征程,国足命运还在“自己脚下”,更需主动求变。

  面对生死之战,伊万科维奇终于对阵型做出调整,在中场加强重点防守,多次限制住孙兴慜、李刚仁等关键球员,还通过反击创造出进攻机会,展现出较为务实的态度。根据与中国足协的合同,伊万科维奇率队晋级后,留任已成大概率事件。

  作为熟悉亚洲足球的名帅,伊万科维奇曾带领伊朗队、阿曼队取得不俗成绩,执教山东鲁能泰山队也曾率队中超夺冠。但目前看来,他与中国队擅长防守反击的整体风格并不完全契合。中国队得到幸运眷顾惊险晋级,伊万科维奇有了更多时间打磨球队,但也有必要自我总结,更为务实地将想法、策略融入球队。

  不过,客观而言,尽管伊万科维奇排兵布阵有待商榷,但他使用年轻球员的勇气和眼光值得肯定。在他麾下,谢文能、拜合拉木、徐皓阳等多名年轻球员完成国足首秀,表现可圈可点,拜合拉木在中泰之战中的关键进球帮助国足守住平局。

  10日,中国U19男足在渭南国际足球邀请赛中以2比0完胜韩国U19男足,捧起冠军奖杯。如今的中国足球,确实需要一些敢打敢拼的新鲜血液,未尝不可从U19、U23梯队中选拔新人,让他们感受世预赛氛围,汲取经验,为冲击下一届世界杯做准备。

  对于18强赛,国足也应抛开包袱,重在借比赛提升自身硬实力。根据规则,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亚洲球队将有8.5个出线名额,18强赛三支小组每组前两名直接晋级,三、四名将进入第四阶段争取剩余名额。作为18强赛第五档球队,中国队将不可避免地遭遇日本、伊朗、韩国等亚洲顶级强队,获得晋级资格绝非易事。

  对于国足而言,较为务实的目标是争取小组前四名,以获得更多比赛机会。不过,中国队在面对韩国队时展现出积极、有组织的防守态势,一度让这支亚洲劲旅一筹莫展,这同样说明,尽管球员能力相较于强队有较大差距,但更为充分备战、更加注重细节,国足仍有一战之力。

  亚投行的声誉是靠自己多年来一点一滴的打拼,靠诚恳踏实的努力得来的,它的坚实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无论以什么标准去衡量,亚投行都是国际多边开发体系的出色成员,是行业的标杆。这些年,美西方一些人挖空心思淘抹黑攻击中国的点,但一直没有在亚投行身上找到可以下嘴下手的地方。

  在杜店村,像杜卫远这样经营的合作社大约有七八家,几乎都是采用的“托管”模式。杜卫远介绍,传统的土地流转分红模式对种粮大户来说压力比较大,当地实行“托管”,从选种、耕地、播种、防治病虫害到收割、运送实行一条龙服务,就连收购也是由合作社统一收购,小麦可以直接从地里进入仓里。

  今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总结地方“小田并大田”等经验,探索在农民自愿前提下,结合农田建设、土地整治逐步解决细碎化问题。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拜登政府打算延长豁免,允许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半导体制造商保持在中国大陆业务。”《华尔街日报》13日报道称,美国商务部负责工业和安全事务的副部长艾伦·埃斯特维兹上周在一个行业会议上表示,拜登政府打算延长一项出口管制政策的豁免期,这项政策旨在限制美国以及使用美国技术的外国公司向中国出售先进制程芯片和芯片制造设备。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此举将削弱美国在芯片上对中国出口管制政策的效果。去年10月,美国政府升级了对中国芯片业的打压政策,禁止将使用美国设备制造的某些芯片销售给中国,这使得以中国大陆为重要芯片市场的韩国等受到冲击。《华尔街日报》13日报道的这个消息,大大提振了三星电子、SK海力士以及台积电这三家芯片企业当天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13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虽然美方尚未公布具体细节,但“延期豁免”是意料之中的事,因为美国遏制中国芯片发展的种种措施不但效果有限,而且遭到反噬。

  在孙晋看来,除了《反垄断法》中提到的风险点,企业也应邀请业内专家做反垄断合规整改方案,针对企业实际情况提供规避风险的具体措施。这相当于结合每家企业的风险侧重点“量身定做”,这样更有利于企业将合规方案内化到其日常经营管理中。据他了解,目前国内建立反垄断合规机制的企业越来越多,不少企业包括一些头部平台企业都是因违法行为被罚后建立了企业内部的反垄断合规机制。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宏伟向《中国新闻周刊》提到,当前,国内应急管理专业的概念范畴、学科发展的路径和学生培养的目标有待进一步明确,对未来人才需求的预判有待进一步精准,仍需教育部、应急管理部及其他相关部门对学科发展进行顶层规划。

彭旻幸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