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遇雷电暴雨局地冰雹 气象部门指冷暖强对流所致

来源: 气象小秘书
2024-06-17 01:39:06

  中新社上海2月21日电 (记者 李姝徵)21日清晨,上海电闪雷鸣,暴雨倾盆,部分地区甚至出现短时冰雹。21日05时15分,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冰雹黄色预警信号。

  “5点多被雷声吓醒,是怕我上班迟到吗?”“玻璃窗外噼里啪啦,大雨夹着冰雹。”21日一早,被扰了好梦的沪人纷纷在社交平台上吐槽。“上海暴雨”一度冲上网络热搜。

  除了雷电和冰雹,申城还出现了短时强降水,局部大雨。“雷声很大,天色很暗,中午室内也需要开灯。”截至记者发稿,上海多地仍不时有雷鸣电闪和阵阵暴雨。

  农历甲辰年春节假期期间,不仅申城好天气“上线”,中国多地普遍风停、雨止、雪霁。假期步入尾声,寒潮步步逼近。20日,寒潮南下至四川、重庆,但随后在贵州东北部、湖南南部、江西中部及福建东北部沿海遭遇极端暖湿气流的“顽强抵抗”。在极端“冷暖对撞”下,中国中东部暴雨、暴雪、雷暴、冰雹、冻雨齐发。

  上海气象部门表示,20日夜里暖湿气流再度增强,冷暖空气激烈交汇,大气不稳定能量增强。受强雷暴云团影响,21日凌晨,上海自北向南出现强雷电和短时强降水天气,中心城区和 崇明局部地区出现冰雹。

  冷暖空气交汇激烈,让申城遭遇冰雹“突袭”。回顾上海1990年以来冰雹记录可以看到,21日申城冰雹来得有些突然。上海曾在2016年1月29日出现冰雹天气,其余则大部分出现在冷暖空气交汇激烈的时节或对流旺盛的盛夏。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在2023年新春到来之际,中国青年报社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哔哩哔哩共同推出“中国青年说·科学家精神”特别节目,首期邀请了四位不同领域的青年科学家,回望科学长河中星光闪耀的时刻,眺望远方的精神家园。在他们的讲述里,科学家精神化为万千载体融进了日常,是星空中熠熠闪光的名字,也是实验室里泛黄的笔记本,是雕刻在必经之路上的所训,也是手中研究了几十年的RNA分子……

  面对严峻形势,珠航局会同各有关单位加强调度,最大限度保障航运用水需求,做好船舶限载出港过闸和现场联合巡查监管工作,创新建立过闸船舶分散锚泊、分级调度机制,有效疏解待闸船舶,保障干线长洲枢纽船闸等重要节点货物通过量实现了“企稳回升”。

  63岁钟彩贵是古木村的村民,他的家与村卫生室相隔不到100米。去年12月的一个夜晚,钟彩贵的母亲出现发烧、呼吸困难等症状,他立刻赶到村卫生室,将张唐象带到家中进行急救。“幸好他还在坐诊。”钟彩贵表示,他的母亲今年已经91岁,若当时没有得到及时救助,他可能已经失去了母亲。

  “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003年,“八八战略”一锤定音。

  “于是10多年后,王应睐成为我国第一位英国剑桥大学生化博士,如愿归国开启了科研生命的黄金时代,布局了新中国的生化研究,成就了新中国最著名的一项生命科学成就——我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苟兰涛提起这项成就时,眼睛里闪着光芒。

  实现不敢腐,坚决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势头。只要谁敢搞腐败,就必须付出代价。一棵参天大树,如任蛀虫繁衍啃咬,最终必会逐渐枯萎。惩治腐败这一手必须紧抓不放、利剑高悬,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要重点查处政治问题和腐败问题交织,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

洪学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