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周期关注!四类ETF被中长线资金逆势加仓!

来源: 猫眼电影
2024-06-10 03:20:41

  来源:木鱼ETF

  先说句题外话:这两年最令人遗憾的是什么?长投 、价投、慢牛在A股遭遇重大挫折。

  有个朋友解读,这源于国人千百年来在骨子里的“不安全感”、“不信任感”导致的极度利己主义。去年我们曾为巨量资金在拥抱大医药、恒生系之后的疯狂吃瘪而扼腕叹息,而今年除了护盘资金大买宽基之外,竟然很难找到大额资金逆周期投资A股了。但,最近这个情况稍有好转,总算有些ETF看到了逆周期的格局资金了,护盘资金之外的!

  第一个是华夏的这只游戏ETF,从120个交易日的份额和净值对比来看,外面有长线资金进行逆周期加仓,使这只ETF的总规模达到了66亿。最近20个交易日,游戏ETF下跌11%,但份额增长20%。

  应该说,目前游戏公司是否能通过AI技术发展“降本增效”是一个观察点,而用AI改造游戏比如谷歌开始搞“游戏智能体”是另外一个观察点。想象空间很大,但国产公司是否真的有那本事?

  此外,一旦市场资金量不足,游戏这类主要靠概念支撑的主题,最容易产生流动性带来的回落压力,因为资金量决定了市场对泡沫的容忍度。此外,社会总的消费能力下降是另外一个因素,毕竟游戏也是“可选消费”。

  近期增加的资金,看来是相信游戏行业大有可为的,加油!

  第二类,就是证券类ETF,好几只证券、券商类主题ETF集体放量,规模最大的这只证券ETF最近大跌之后有大约十几亿资金逆势而上了,值得肯定!

  证券最近真是弱,但很好理解,熊市本来证券就没逻辑。而且现在新股一个月都没有一两只,头部券商的投行业务几乎可以天天放假了。不过现在还有一些指望,一个是行业重组,让龙头券商做强,不过这也属于炒概念,需要市场资金量来支撑。

  机构有N个理由天台呢唱多证券行业,但其实我们只需要一个是真的有资金听。

  让我们期待我滴国真正逆境反转!

  最后一类,是一口气发了10只的中证A50系列。讲白了,我们都懂发这么多那都是带着某种任务的,但确实在机构“又约又同”抱团高股息的当下,确实比别的规模品种更有投资逻辑,而且批量“劝退”垃圾股也彰显了大票的价值。

  近期中证A50 ETF集体份额增长,体现了大资金的态度。

  总的来说,市场严重缺乏中长线资金的状态依然没有根本改变,但是已经有ETF再度出现了“逆周期投资”迹象,这四类ETF走在了其他ETF的前面,但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责任编辑:常福强

  成都以市政府2023年1号文件发布了《2023年成都市重点项目计划》,拟编列项目900个,总投资24425.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511.8亿元。武汉市发改委发布2023年重大项目清单,包括1154个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总投资4.5万亿元,年度投资4600亿元以上。

  过去10天,西藏、青海南部、云南西北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4℃;西北大部、华北大部、东北地区大部等地平均气温偏低2~4℃,局地偏低6℃以上。

  “包容性的内容既包括对生育数量的包容,也包括对非婚生子、非婚生育的一种包容。”杨成钢提到,一方面我国正式的婚姻制度和文化传统、社会习俗都是主张婚内生育的;另一方面,对于非婚生育也要给予包容,不能对非婚生育、特别是对非婚生育的孩子有所歧视。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31/2395363010.jpg" alt="" />

  他当时说,疫情发生两年半以来,松下努力的方向就是面向中国的产品尽可能不使用进口的零件。因为疫情的阻隔,不管时间还是资金方面,都要花费大量的投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尽可能在中国从事生产的时候,更多的使用在中国本土就可以采购到的东西。

  ST易购提到,2022年消费市场波动较大,消费需求疲软,企业所在家电行业叠加房地产销售低迷影响表现较弱,企业发展外部环境承压,内部仍面临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受此综合影响,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下滑约47.4%,由于销售规模的下滑较大,公司坚持效益效率为先,在成本费用方面深度优化,但仍有部分固定费用如总部端的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尤其是流动性相关的财务费用还不能全部分摊,公司净利润仍有一定规模的亏损。

简志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