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雷!知名国企巨头公告:3亿元理财到期,仅收回不到3000万元!曾花上百亿元买理财

原标题:踩雷!知名国企巨头公告:3亿元理财到期,仅收回不到3000万元!曾花上百亿元买理财

和讨厌的老上司出差枫和恋,公交车短裙挺进太深了h女友-9XHEkXBOB8l-踩雷!知名国企巨头公告:3亿元理财到期,仅收回不到3000万元!曾花上百亿元买理财。

  每经编辑 段炼    

  3亿元理财到期,只收回不到3000万

  郑煤机:已报案

  郑煤机在公告中称,为合理利用闲置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3年5月29日与外贸信托签署了《外贸信托·华软新动力精选1号单一资金信托合同》、《外贸信托·华软新动力精选2号单一资金信托合同》、《外贸信托·华软新动力精选3号单一资金信托合同》,以闲置自有资金30,000万元向外贸信托认购产品,期限为12个月,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00%。

  基于日常跟踪与关注,公司已发出指令要求赎回信托财产份额,提前终止信托理财产品。随后收到外贸信托的正式提前终止公告,但是公司发出指令后未收到产品管理人确认赎回申请的相关通知,亦未收到产品管理人支付的赎回款项,本次信托财产到期赎回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郑煤机表示,公司已指定专人负责项目跟踪,积极联系督促各相关方尽快向公司兑付上述信托理财产品的投资本金及收益,尽最大努力保障公司利益。同时,公司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并保留在必要时采用法律诉讼措施等其他维权手段的权利,最大程度减少公司的潜在损失。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上述信托理财产品已陆续到期,公司已累计收回2,956.34万元,其余款项的收回存在不确定性,存在本息不能全部兑付的风险。

  郑煤机称,公司目前经营情况良好,财务状况稳健,该事项不影响公司持续运营及日常经营资金需求。公司已于2023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日对未收回的剩余本金全额计提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该事项不会对公司本期及期后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公司将密切关注上述信托理财产品的相关进展情况,并依法依规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图片来源:郑煤机官网

  官网资料显示,郑煤机始建于1958年,1998年由国家煤炭工业部划归河南省。目前,公司已发展成全球重要的煤矿综采技术和装备供应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郑煤机是A+H股上市公司,股权混合多元的国有企业,目前拥有煤矿机械、汽车零部件、投资三个业务板块,在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8个分支机构,员工17000多名。公司2014年被列入河南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和职业经理人制度改革的“双试点”单位,2018年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企改革“双百行动”企业,2019—2020年连续入选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和《财富》中国500强企业。公司煤矿机械板块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十余年居行业龙头,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在30%以上。

  踩雷“杭州30亿私募跑路”事件

  去年11月中旬,一则“杭州30亿元量化私募跑路”的消息在金融圈持续发酵,将百亿私募证券FOF机构北京华软新动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华软新动力”)等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此前,坊间传言私募借助信托通道发行结构化产品,投管管理人再向下投资私募,进而通过多层嵌套,引发造假事件。多家上市公司“踩雷”,而郑煤机就是其中之一。

  据界面新闻,最初的传闻称,华软新动力投资了汇盛投资,汇盛投资下投至瑜瑶投资,瑜瑶投资又下投到其他私募产品,最后产品的底层是一个没有托管的产品,资金账户是管理人的公司账户,而最底层管理人已经将资产全部转移,目前产品无法兑付。

  据了解,“杭州30亿私募跑路”事件影响深远,涉及多家基金管理机构、托管机构。去年11月24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证监会”)官网文章显示,“证监会对杭州瑜瑶、深圳汇盛等私募机构立案调查。”

  证监会指出,北京华软新动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爆发投资风险后,社会高度关注。我会十分重视,迅速行动,组织证监局、基金业协会等开展核查。初步判断,相关人员控制杭州瑜瑶、深圳汇盛等多家机构,多层嵌套投资,存在虚假宣传、报送虚假信息、违规信披等情形,还可能涉嫌违法犯罪行为。

  证监会决定立案调查,从严处理违法违规行为。另据了解,公安机关已经介入,控制涉案人员。证监会将做好沟通衔接,积极稳妥推进风险处置。下一步,证监会将进一步促进行业规范运作,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据第一财经,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毛崴和杭州瑜瑶的大股东杨泽斌,都于近期被公安机关调查。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深圳汇盛、杭州瑜瑶两家公司的幕后操盘人,均为磐京投资的实际控制人毛崴。杨泽斌与毛崴存在亲属关系。

  根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毛崴被带走调查的时间大概是在去年11月初,杭州瑜瑶股东、基金经理杨泽斌也已被带走。

  曾投入上百 亿元买理财

  专家:有不务正业之嫌

  实际上,3亿元的理财产品,只是郑煤机诸多理财中不起眼的一笔。这家河南龙头企业投资理财产品已成为传统。

  3月29日,郑煤机发布了使用闲置资金进行理财的公告,其中指出拟在12个月内使用不超过70亿元的闲置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

  郑煤机表示,公司拟使用不超过人民币70亿元的闲置资金在确保资金风险可控,操作合法合规、保证正常生产经营不受影响的情况下,适时购买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以及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发行的(本外币)短期理财产品。在此额度内资金可以滚动使用,即拟用于委托理财的单日最高余额上限不超过70亿元。公司仅限购买风险等级为R3(平衡性、中等风险)及以下的理财产品。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郑煤机货币资金为58.77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为63.16亿元(主要为存量理财产品、大额存单等),合计121.93亿元,公司及相关控股子公司拟使用不超过人民币70亿元的闲置资金进行委托理财,占最近一期末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比例为57.41%。

  去年3月,郑煤机也发过类似公告,理财额度也是70亿元。该公告还披露了郑煤机最近12个月使用自有资金委托理财的情况,其中指出截至去年3月末,郑煤机合计掏了112亿元来进行委托理财,其中银行理财27.55亿元、券商产品48.7亿元、信托产品23.99亿元、其他12亿元,上述4项尚未收回本金的金额分别为5.4亿元、17.1亿元、13.99亿元、12.02亿元。

  而更早的2022和2021年,郑煤机公告的理财额度均为50亿元。

  据橙柿互动,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上市公司的募资应用于主业,若大量用于投资理财产品,这不仅会给外界造成不务正业的印象,也会影响其经营稳定性及竞争力。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上市公司在符合监管的前提下购买理财产品无可厚非,但选择的产品底层资产是否经得住检验,风控是否到位等,都是考验其理财能否获益的重要因素。总的来说,上市公司闲置资金可以购买理财,但须注意安全性,不可进行投机活动。

责任编辑:杨红卜

当我们参与世界杯的时候,我们亦是这场赛事和自身生活共同搭建起的那个场域里的主角和创作者。多年以后,我们或许会翻开小红书的体育记录,回忆起这个独特的冬天。/index.htm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布于:伊春南岔区
阅读 ()
推荐阅读
免费获取
今日搜狐热点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