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人文交流蓬勃开展

来源: 羊城派
2024-06-09 02:48:21

  今年1月3日,旅俄大熊猫“丁丁”诞下的幼崽正式取名“喀秋莎”,这一名字源自苏联经典歌曲《喀秋莎》。据统计,超过38万俄罗斯民众参与了这次熊猫幼崽选名的投票。“这是我们收获的俄中友谊果实。”莫斯科动物园园长阿库洛娃欣喜地说,我们愿继续同中方加强人文交流,为新时代两国关系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过去一年,中俄两国人文交流持续扩大,两国留学人数快速增长。据俄罗斯政府统计,截至去年12月,有超过4.4万名中国留学生在俄罗斯高校学习,超过1.2万名俄罗斯学生在中国高校学习。据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公布的数据,截至去年4月,中国中小学、高校约有12万人学习俄语,俄罗斯学习中文的中小学生超过9.1万人,大学生超过2.2万人。“研究中国文化的需求正逐年增加。”俄罗斯欧亚国家语言中心项目经理茹拉夫廖娃说,报名学习中文的俄罗斯学生呈年轻化趋势,“以前学中文的基本是大学生,如今更多俄中小学生开始学习中文。”

  中俄在旅游领域合作也不断升温。去年,中俄互免团体旅游签证政策恢复实施。据俄罗斯政府统计,2023年,中国赴俄游客数量在俄旅游客源国中排名第一。俄罗斯文化部副部长马尼洛娃表示,俄中文旅交流合作是拉近两国人民心灵、深化俄中世代友好的重要方式之一。俄方欢迎更多中国朋友来俄旅游,共同夯实两国关系发展的民意基础。

  去年,中俄体育交流年圆满收官,两国体育合作亮点频现。第九届中俄青少年运动会、莫斯科第三届“孔子杯”中国体育和文化艺术项目大赛、首届“中俄杯”棒球赛、“中国大使杯围棋赛—2023”……一年来,双方举办各类活动400多项。俄罗斯体育部部长马特钦表示,俄中体育交流丰富多彩,取得丰硕成果,有力深化 两国人民传统友谊。新的一年,相信俄中文化体育合作将取得新的更大发展。

  中俄两国文化艺术交流同样硕果累累。莫斯科大剧院、马林斯基剧院等在华演出一票难求;第十三届中俄文化大集精彩纷呈;“中国文化节”在俄广受欢迎……俄罗斯文化部部长柳比莫娃表示,俄方对今年双方诸多文化活动充满期待,相信这些活动将持续加深两国人民友谊。

  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也是中俄文化年开启之年。双方将在中俄文化年框架下举办各项活动,扩大在优秀演出和展览团组巡演、文化遗产保护和修复、联合考古、专业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提升文化交流的水平和规模,推动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与俄罗斯联邦文化部2024—2027年合作计划》,继续互办文化节、支持举办中俄文化大集和中俄图书馆论坛,进一步加强地方和青年文化交流。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表示,中俄文化年的举办必将进一步促进两国文化艺术领域的交流,让中俄友好扎根人民心间,代代薪火相传。

  (本报莫斯科1月30日电)

  本报记者 肖新新

  随后,界面新闻记者致乾泰新材料,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没有伤亡人员。事故的原因可能是真空泵出了故障。对方称“我们现在正在做笔录”,随后挂断了电话。

  据辽宁省应急管理厅网站消息,6月22日12时07分许,大连庄河市二环路凤凰城小区丁字路口,发生一起较大道路运输事故,造成3人死亡。

  被誉为“江西猪王”的正邦科技,曾在2019年-2020年间,通过定增甚至举债的方式,抢猪抢人、扩张产能,公司也一度超越温氏股份成为中国第二大养猪企业,仅次于牧原股份。

  65岁的范明政,历任越南公安部副部长,广宁省委书记,越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部长。2021年4月就任政府总理。他是越共第十二、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em data-scene="strong">记者:</em> 据报道,美国、日本、菲律宾近日举行三方安全会议,广泛讨论东海、南海等地区安全挑战,并表示要实现南海联合演习常态化。请问发言人有何评论?

  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刘奇作草案说明时表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依照全国人大组织法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提请审议决定设立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

张石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