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让大运河成为“有尊严”的文化遗产

来源: 城市观察员
2024-06-11 16:00:24

  【科教文卫】单霁翔:让大运河成为“有尊严”的文化遗产

  中新社济宁6月8日电 (王采怡)“近年来,大运河保护传承工作卓有成效,济宁以北的航段已经全部通水。接下来,我们要让大运河‘美’起来,发展成为‘有尊严’的文化遗产。”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单霁翔6月8日表示。

  当天,2024“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 东主场城市活动暨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庆祝活动在济宁市汶上县举办,单霁翔在会上作题为《大运河保护利用的回顾与展望》的主题报告。

  单霁翔表示,如今,国家建立了诸多与大运河有关的博物馆,如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等,面向公众开放,系统地传播和传承大运河文化脉络。“接下来,我们要让它‘美’起来,让大运河发展成为民众生活中美丽的、向往的、有尊严的地方。‘有尊严’的文化遗产,才能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

  45

  “这份蓝图提出的愿景很明确,就是在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孙东指出,国家对于创新科技的发展有整体的布局,而香港恰是粤港澳大湾区中非常具有特色的城市,特区政府也因此对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提出四大使命,即发展多元经济、创造优质职位、提升生活素质、贡献国家所需。

  在华严广场,非遗糖画、云州面塑等传统的手作工艺与潮流文创汇集于此。在下寺坡街,薯塔、老潼关肉夹馍、文和友大香肠等来自中国各地的美食,让古都的夜市热闹非凡。

好啦!感受到<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溢出屏幕的新春祝福了吗?

  万家团圆之际,正是战备关键之时。

  进入21世纪,一些传统的习俗在慢慢改变,但它们的“根”还在,更多地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新的形式,变得越发令人喜爱。

涂芳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