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至清代石刻拓片山西展出 讲述中国古代石刻文化发展变迁

来源: 人民网
2024-06-25 03:35:33

  中新网太原6月24日电 (记者 胡健)三晋名碑——山西古代石刻艺术拓片展24日在山西太原太山美术馆开展。盛唐时期皇家寺院文化遗存、国家一级文物《涅槃变相碑》的珍贵拓片在此展出。

  《涅槃变相碑》原为山西省临猗县大云寺遗物,全碑高302厘米,宽87厘米,厚25厘米,唐天授二年(691年)所作,庙宇早毁,石碑于1957年移至山西省博物馆(今山西博物院)收藏,现藏于山西省艺术博物馆(纯阳宫)。

  与常规石碑多记载文字不同,《涅槃变相碑》通过连续的图画形式,表现佛祖释迦牟尼涅槃前后的情景与佛陀讲法度人的故事。2002年,中国国家文物局将其列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

  山西是文物大省,石刻文物资源丰富,现存各类碑刻达20000通(件),位居中国前列;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云冈石窟、中国四大石刻窖藏之一南涅水石刻、蜚声中外的离石汉画像石,是三晋各类丰富石刻文物的 代表。

  山西省太原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伟表示,将以“三晋名碑——山西古代石刻艺术拓片展”为先导,深度挖掘山西石刻艺术的时代价值,持续加强博物馆之城建设,丰润“锦绣太原”文化底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光彩。

  此次展览展出山西古建筑博物馆馆藏两汉至清代石刻拓片,以及太山龙泉寺唐代舍利石函和晚唐《华严经》经幢拓片共52件,以石刻艺术发展年代为串联,以名碑拓片作为实例,讲述中国古代石刻文化的发展与变迁。(完)

  没来西藏时,徐美艳一直陪在两个孩子的身边,而现在只有爷爷奶奶照料他们,一想到这儿徐美艳有些难过。

  <strong>绕不开的“安全环保之问”</strong>

  在山西高平,精彩的民俗文化盛宴正在上演。社火队伍穿着节日的服装,踏着喜庆的鼓点,和着欢快的节拍,相继登场表演。踩高跷、竹马、舞狮等节目精彩纷呈,大家沉浸在浓浓的节日氛围里,感受着传统文化独有的魅力。

  春节“烟花热”背后,还需要“冷思考”。浏阳不少业内人士清醒地认识到,花炮产业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痛点,需要沉下心来解决这些问题,走出高质量发展之路。

  回忆起那段包机出海拓市场的经历,他依旧很感谢杭州市政府,企业因此收获了500多万美元的订单。

  2022年,国家开发银行还与科技部加强银政合作,签署《开发性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重大科技任务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依托科技创新成果资源,积极推动产业化运用。2022年4月,双方共同推动银行间市场首个科技金融债落地,募集100亿元资金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助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陈家弘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