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可转债,原地爆炸!

来源: 第一财经
2024-06-22 18:00:06

  从资管机构的角度看,在这个位置用分散策略去构建一个固收+的转债增强组合,中期来看胜率还是挺高的。

  今天上证终于还是跌破了3000点,从分时线可以看出,疑似国家队的资金,从下午开始,还是很努力的在护盘的,托到了3000点以上,但不知道什么原因,最后1分钟,上证突然断崖式下跌了5个点,从3003点跌到了2998点,3000点保卫战功亏一篑了。

  但表舅还是想说点乐观的东西

  这周二给大家做过解读,本周证监会监管一司发布的,《以强监管、防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明确提到了:

“资本市场大幅波动是面上的风险,对社会心理预期的影响也更大,当出现流动性枯竭、市场恐慌、信心严重缺失等极端情形时,该出手就果断出手,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市场稳定机制建设。”

  很显然,跌破3000点,就触发了证监会牵头的“市场稳定机制”,而下午一直托举的资金,自然就是“战略性力量储备”,我觉得这个就是之前3000点保卫战的经验和收获:明确了危机的触发机制,且该出手时就出手,而不像以前,需要证监会层层打报告,逐级沟通,去搬救兵。打工人都清楚,完善的机制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凡事都需要请示到大老板,往往会出问题,而且大家干活儿都心累。

  对于 目前的A股,表舅有三个认知,第一,没有全面牛市的基础;第二,一定有结构性的机会;第三,3000点,即使跌破了,也一定会回来。

  相比有人托举的大A,有一类资产,正在经历,类似于微盘股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行情,那就是低价可转债

  原来的可转债,价格低于80块,就是比较罕见的情况了,但截止今天收盘,有22只票,跌破了80块,且这部分低价可转债,跌幅的中位数,在4-5个点左右,考虑到,可转债的波动率,约等于股票的一半,你可以理解为,这就相当于一类的股票当日大面积跌停

  我按转债价格倒序,直接贴一下图,你看感受一下。

  大家主要关心两个问题,第一,为什么跌这么狠,第二,还会不会跌,能不能抄?我简单帮大家理一下。

  第一,为什么跌这么狠?

  最明显的原因,当然是因为可转债的正股在下跌,但这没法解释,为什么这些已经很“便宜”的可转债,比高估值的可转债,跌的还多。

  我觉得,可以从两个维度,探讨这个问题。

  其一,之所以这些可转债,跌到80块以内,首先是因为,市场认为,这些标的,出现了信用风险,这里的低价转债,很多都是民营公司,大家对他们目前的还款能力和意愿,产生了置疑,这时候,就不用考虑什么估值、溢价率的事情了。

  其二,和A股、港股类似,同样的市场下,一类资产比另一类资产跌的多,一定是因为,出现了流动性问题,换句大白话说,这些低价转债,正在被清仓大甩卖,很多都是不计成本的。

  为什么呢?

  1、国九条对低价股的冲击效应。监管规定连续多个交易日股价1块以内的股票,要退市,原来转债价格再低,上市公司还可以下修转股价,直接转股,但现在,上市公司自己都要嗝屁了,那就把低价转债去转股的后路给断了,所以股价越接近1元,退市概率越大,可转债的风险是指数级增大的,可能比正股跌的还多。

  2、6月末,公募可能集中卖出低价转债。这是一个细节,下周就是630,二季度末了,可转债,和股票、债券都不一样,在季报里,就要一五一十地披露所有持仓(转股期内的),这就导致,如果有心细的机构投资者说,根据最新的风控要求,有低价转债的产品一律不投,存量的要全部赎回,那基金公司忌惮于负债压力,就会提前卖出这些低价转债,不让低价转债出现在季报里,导致最近集中卖出,但这些低价转债流动性很差,你卖一点,我卖一点,没人接盘,就直接跌停了。

  3、还有个可能的小原因。也是个细节,大家可能也听说,近期又有窗口指导,不让卖出股票了,这时候,对于一个既有股票、又有可转债的固收+产品来说,如果我要控制回撤,降仓位,不让卖股票,那就只能卖转债,这可能进一步导致流动性承压。

  所以,低价转债今天的大跌,有基本面和流动性两方面的冲击。

  第二,还会不会跌?能不能抄底?

  说了是流动性的问题,那么,这时候,即使你对标的质量很有信心,短期也不要去接飞刀。特别是季末这段时间。

  但中长期来看,说个常识,就是每年的4-6月,因为年报披露后,很多可转债涉及评级下调,其实都会有一波杀转债的行情,但杀跌之后,往往后续会有更大的反弹,这和可转债本身资产的属性也有关系,下图,这个是世纪证券ppt里我截的。

  所以,如果,我说如果,从资管机构的角度看,你在这个位置,用很分散的策略,比如买50只低价的转债,去构建一个固收+的转债增强组合,那我觉得中期来看胜率还是挺高的,最好使用期限比较长的专户,不要有负债端的压力,但难度也还是挺大的,还是需要择时。

  本文来源:表舅是养基大户,原标题:《低价可转债,原地爆炸》

责任编辑:张恒星

  一位资深行业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过去三年受疫情影响,快递行业经历了不小的考验,他认为快递企业尤其需要苦练内功,否则一旦放开可能会面临优势机会和资源的丧失,事实上,这种行业趋势已经显现。

  对CEIAS的这项民调,韩国东亚研究所所长禹守根认为“采样小,81%的‘厌华’结果并不能代表韩国人如何看中国的真实情况”。但他也告诉《环球时报》驻韩国记者,韩国国民尤其是年轻人对中国的负面认知一直存在,“嫌中”情绪近些年确实越来越严重。

  “我们了解到,中国将扩大贸易,既要保持出口增长,也要扩大国内消费。澳大利亚商品和服务出口商特别感兴趣的是,北京打算到2035年将中国中产阶层消费群体的数量再增加4亿,中国经济脱碳的计划正在开辟新的合作领域。”奥尔森表示。

  奥尔森告诉记者,此次来华的15名澳大利亚企业高管和地方政府官员来自各个领域,包括金融服务、医疗保健、采矿、通信等,汇丰银行、力拓集团等企业和机构都派出代表。

  2022年4月22日,首部航母主题宣传片《深蓝!深蓝!》对外发布,主题宣传片展示了2012年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入列以来中国航母编队的发展,并向英勇牺牲的歼-15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张超烈士和其他在不同战位上默默奉献付出的海军指战员致敬。而暗含在宣传片最后十余秒的“彩蛋”预报了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1个多月后的横空出世。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倪浩】中国海关总署查询系统最新数据显示,澳大利亚对华出口的煤炭正在增加。据《环球时报》记者查询,今年2月份,澳大利亚向中国出口了7.29万吨炼焦煤和13.42万吨其他烟煤,而3月份,这两个数字则分别达到了28.49万吨和176.51万吨,涨幅相当可观。

刁佑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