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放流珍稀特有鱼类 50多万尾鱼“安家”长江

来源: 学习网
2024-06-17 21:37:26

  中新网重庆6月17日电 (梁钦卿)为恢复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资源,50余万尾鱼17日在重庆市江津区米邦沱码头被放归长江,此次增殖放流的鱼类包括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胭脂鱼、岩原鲤,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厚颌鲂以及名优鱼类中华倒刺鲃4种。

  当天,由重庆市林业局、江津区人民政府主办的“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2024年增殖放流活动”在江津区米邦沱码头举行。

  本次增殖放流采用切鳍标记、体外标志、内藏可视标志、化学标志等标记方法,按照珍稀、特有种5%,名优种1%的标记率对放流的1.7万余尾苗种进行标记。此外,活动邀请了5位专家对苗种标记、抽样、测量、称重、装车、放流等整个过程进行监督、指导和验收。

  西南大学渔业资源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姚维志表示,在长江十年禁渔的背景下,恢复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十分重要,增殖放流工作也在不断优化和完善。当前,增殖放流的主要目标就是恢复种群,对长江里衰退比较明显的物种进行补充。

  他还介绍,现在放流的种类和数量也更加科学合理。重庆每年都要根据上一个年度水生生物资源的监测情况,来制定下一年的增殖放流规划。“我们现阶段能够放哪些鱼类,每种鱼放多少数量,都是在调查的基础上科学确定的,而且这个规划每年都要进行修订。”

  据了解,自2020年以来,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段共开展增殖放流活动30余次,放流鱼类14种共1000余万尾,其中长江鲟、胭脂鱼、岩原鲤等珍稀特有鱼类400余万尾,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重庆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 保护区管理处主任王维表示,本次放流有助于珍稀特有鱼类种群数量的恢复、群落结构的改善以及水生生态的修复,同时进一步增强社会各界的生态保护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完)

  报告还发现,10岁至24岁美国非裔的自杀率在4年期间显著上升,从每10万人中8.2人上升到每10万人中11.2人,上升了36.6%。25岁至44岁之间的美国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原住民、非裔、西班牙裔和多种族人群的自杀率也有所上升。

  国产动画大放异彩的背后是庞大的动画市场。据统计,国内动画产业总产值已突破2200亿元,动画受众群体广泛,很多成年人甚至老年人表现出对动画作品的喜爱。随着《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一批制作精良的国产动画涌现,“国漫崛起”呼声很高。票房市场的火爆也反映了动画产业经济效益的增长,近些年票房过亿元的国产动画电影层出不穷,《哪吒之魔童降世》以超过50亿元的票房成绩位居国产动画电影榜首。

  穿越历史、现实和未来,今天,总书记的话语愈加自信豪迈:“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为如何唤醒‘睡狮’、实现民族复兴这个重大历史课题所给出的答案”。

  据悉,2022年1月31日至2023年2月8日,上述7宗油气探矿权相继完成网络竞价,已全部成交,成交总金额60830万元。

  就在前不久,农业农村部明确,今年将全面实施乡村产业提升行动,立足本地区资源特色和发展潜力,做好土特产文章,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眼下,贵州正着力打造“黔货出山”区域公共品牌,距离贵阳机场15公里的贵州快递物流集聚区内,与“黔货出山”配套的物流仓储设施也正加紧建设。项目建成后,十几家快递转运中心都在1公里范围内,30分钟内贵州土特产便可运往全国各地。(央视网)

  中国男篮于2023年2月1日-2月19日在上海崇明体育训练基地进行集训。随后,队伍将出发前往香港,参加世预赛第六窗口期与哈萨克斯坦队、伊朗队的比赛。

张贞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