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中国品牌携“新”出海

来源: 重庆华龙网
2024-06-25 07:29:38

  中新网上海6月23日电 题:中国品牌携“新”出海

  作者 高志苗

  出海或将成为中国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答题”。《艾媒咨询|2023-2024年中国企业出海发展研究白皮书》显示,分别有29.5%、39.4%的大、中型企业已实施出海战略,28.9%的小型企业有布局出海的计划。

  在新质生产力引领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如何携“新”出海?从网页游戏“传奇世界”到手机游戏“天使之战”,从平台产品“XY游戏平台”、原创动漫IP“岁时令”到互联网高科技“大鹏VR”,恺英网络已经有十多年出海经验。

  恺英网络IP商务负责人娄榕榕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商品出海、产品出海到现在品牌出海,企业出海内涵在不断“升级”。中国制造和中国文化也在出海过程中体现出独特优势。

  “我们通过与最新科技和更新的生活方式结合,产品更具竞争力;通过文化赋能出海的游戏产品也更具延展性。此外,现在中国开放的政策也给企业增添出海底气。”娄榕榕说。

  拥有15年品牌市场经验的元隆雅图华东区行政总裁、QM谦玛运营总裁林庆霖观察,出海已成为中国企业寻找未来增长点的关键布局。这种趋势也助推整个产业链“集体出动”,形成“生态矩阵”。“我们去年开始进行海外矩阵布局,从而服务不同品牌的出海业务。基于多年数据化能力,成立AI研究院研发智能选号和自动化内容生成服务,助力品牌出海的营销效率。”

  声网公共事务总经理陈宝金认为,企业出海不仅要有产品或服务的独到之处,也需要强强联手与中国出海的其他伙伴或当地生态伙伴去合作。“不管是与国内企业抱团还是与当地生态企业抱团,其实都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打造生态的过程。”

  从简单“走出去” 到“全球

  速度和规模出海之后,企业需要思考如何从简单的“走出去”迈向更深层次的“全球化”战略布局。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营销系副教授叶巍岭认为,全球化意味着企业需要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配置要素,实现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全球流动和优化配置。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不仅要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研发中心、销售网络,也要加强与国际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成长角度看,中国企业进行全球化布局面临挑战。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蒋诗萍观察,企业要想有长远发展还是要靠品牌建设,而品牌建设的关键在于差异化。目前,由于技术红利等方面加持,诸多领域的出海尚属“蓝海”,未来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需要借助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科技力量,解决企业落地、发展等痛点。

  成为真正的全球化企业任重道远。叶巍岭强调,打造真正的中国品牌,企业需要在社会责任、消费者研究以及与员工共享愿景使命等方面进行提升。

  光大证券分析称,在此前严控负债规模的背景下,房地产高杠杆扩张路径已明显受限,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势头得到实质性扭转。预期在满足房地产市场合理融资需求、稳妥处置恒大等头部激进房企风险的同时,商品住宅开发的行业格局将得到重塑,国企及低杠杆民企向前、高杠杆民企向后,带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近日表示,粮食生产要稳产量、提产能。产量上,要紧紧围绕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这个目标,千方百计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加力扩种大豆油料,确保大豆油料自给率逐年提高。统筹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调控,稳定“菜篮子”产品供应。产能上,要抓紧启动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努力推动粮食产能早日迈上新台阶。在保护好生态环境前提下,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从2022开始,网监分局每月与平台企业召开一次例会,通过投诉数据和舆情分析,判断平台企业存在的潜在问题,并约定时间解决。“问题都是很实际的,比如去年的某牛奶事件,我们需要尽快提供解决方案。在协调消费者、商家、平台三方的同时,还要协调其他地区的监管部门。”王晓华说。

  不过,大企业对当地经济的影响也可见一斑。过去十年,余杭区的突飞猛进得益于阿里巴巴的高速成长,从杭州市边缘的区县,一跃成为了浙江省经济第一区,但这也导致了其产业结构不合理。对于产业结构而言,最稳定的是“正三角形”,即有扎实的产业基础、有体量大的腰部企业和数个头部企业,但余杭区的产业结构中,腰部企业明显不足。

  “住房消费需求支持的提法,在这两年都有,但此次提及并非老生常谈。”严跃进进一步分析称,此次提及住房消费需求,是基于2022年房地产市场大降温的背景而提及的,针对性更强。唯有把住房消费需求提振了,其他房地产的问题包括头部房企金融风险问题等,才能真正得到解决。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分析称,CPI涨幅为3%左右,仍然处于良性通胀的范围,不会出现通胀过快上涨,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提升居民收入是推动消费增长最重要的方面。有了消费能力,有了收入的增长,今年消费增长会更加突出,特别是一些被压抑的消费需求今年会集中释放。

周勇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