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在担心什么?

来源: 中国小康网
2024-06-21 16:46:38

  马化腾说,巨人稍有不慎就可能倒下,倒下时体温还是暖的。黄仁勋说,每天醒来都觉得我们快要倒闭了。

  当地时间6月18日,英伟达站上美股市值之巅。仅仅过了一个交易日,英伟达就将市值第一的位置让了出去。当地时间6月20日,英伟达盘中股价探至140美元/股以上新高,至收盘时跌3.54%,市值3.22万亿美元,低于微软的3.31万亿美元。

  三大科技巨头你方唱罢我登场,坐席并不稳固。这意味着市场对哪家公司最有价值的共识未达成。市值浮沉背后,还有一朵疑虑的阴云漂浮在AI热潮上空——AI是否炒得过热了?

  英伟达是最新晋的AI之星,理应也是最忧虑的一家。英伟达依靠将AI芯片销售给以云厂商为代表的客户,在外界看来,这种强绑定可能是一枚隐形炸弹。

  近日消息称,去年底英伟达CEO黄仁勋与高管召开了一系列会议,讨论一个日益令人担忧的问题,即英伟达最大的客户是否会耗尽数据中心的空间以安装英伟达芯片,这或将影响英伟达的销售。黄仁勋不希望公司有一天可能会像思科等曾经的硬件巨头一般走向衰落,他正推动公司进军软件和云服务领域。

  如何摆脱对云计算巨头的依赖性、扩大自身用户群,是英伟达一个亘久的命题。

  黄仁勋的担忧

  近一年多来,华尔街总爱拿英伟达与思科作对比,直到黄仁勋自己也开始担心,英伟达是否会成为下一个思科。

  两家公司颇有相似之处。思科在本世纪初互联网泡沫时期市值一路飙升,2000年3月登上美股市值之巅。而2023年年初至今年英伟达拆股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6月7日,英伟达股价上涨727.61%。随后股价攀升直至市值超过微软。

  思科也是硬件厂商,本世纪初网络交换机市场份额第一,被视为互联网计算基础设施厂商。正如英伟达如今被视为AI时代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提供商。

  此前方舟投资首席执行官Cathie Wood将英伟达与思科股价走势作了对比,称在截至1994年3月的3年半时间里,思科股价飙升了31倍,但因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和竞争对手推出产品,思科股价在接下来4个月下跌了51%。随后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达到顶峰时,思科股价上涨了71倍,又在接下来几年内暴跌了约90%,此后一直没有回到高点。今天的英伟达可能就是当时的思科。

  高盛交易员兼董事总经理Bobby Molavi此前也将两家公司股价走势作对比并表示,思科此前被视为网络时代的宠儿,互联网被寄予厚望。那时普遍认为,整个互联网将依赖于思科的路由器运行,这些路由器有着50%的高毛利率。但最终并非如此。

  思科业务曾遭遇华为等强势竞争对手,但据市场调研机构IDC报告,思科2023年的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份额43.7%,仍是市占率第一。Cathie Wood认为,与思科不同,英伟达所面临的竞争可能会加剧,英伟达的云计算客户和特斯拉等公司正在设计自己的AI芯片。此外,如果没有软件收入的爆炸式增长来证明GPU容量的过度建设是合理的,要是英伟达客户在某个时候暂停相关支出,这并不会令人感到惊讶。

  关于英伟达是否会成为下一个思科,黄仁勋也在评估。据近日消息,黄仁勋担心,亚马逊和微软等云服务商在最近几个季度购买了英伟达约一半的人工智能芯片,但在建立新的数据中心和获取能源以使用这些芯片方面,进展不够快。相关会议结束后,英伟达的经理们便向云服务商询问,关于云服务商是否有足够的空间和能源来消化这些订单。同时,考虑到曾经的硬件巨头的衰落,黄仁勋正推动英伟达积极进军软件和云服务领域,与其最大的客户展开竞争。

  据市场研究机构Synergy Research Group数据,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同比增长了135亿美元,增幅21%。亚马逊AWS、微软Azure和谷歌云市场份额合计达67%。当前云计算厂商的相关投资还在增长,但高增长是否可持续仍是一个疑问,云计算厂商什么时候能用自己的芯片大规模替换英伟达GPU,也仍是悬念。

  谷歌等云厂商自研芯片采用ASIC(专用集成电路)架构而非GPU架构,一般而言可以有更优的能耗表现和性能,但灵活性比GPU更差。有芯片资深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芯片硬件性能超越英伟达并非不可能,但目前为止,以英伟达为代表的GPU仍有通用性强的优势,因此商业化最成功。未来可能不是其他芯片架构颠覆GPU,而是英伟达GPU纳入存算一体等技术改良自身,而像量子芯片等技术仍属研究阶段。

  英伟达留了几手?

  带领英伟达进军云计算和软件领域,黄仁勋并非虚言。在近一年多时间里,英伟达的软件布局确乎加快了。

  2023年,英伟达推出了NVDIA DGX Cloud人工智能即服务平台。DGX Cloud包括基于云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软件等,是一种基于云的AI超级计算服务。英伟达并不做所有的事情,而是将DGX Cloud AI超级计算服务托管在谷歌云、微软Azure和甲骨文云上。

  此前黄仁勋曾表示,虽然英伟达推出了DGX Cloud,但英伟达的策略仍是与云服务厂商合作,英伟达不会成为一家云计算公司。记者在2024财年年报中看到,英伟达仍将与加速运算有关、设计软硬件产品的大型云服务公司如阿里巴巴、谷歌、亚马逊、微软等列为了竞争对手。

  DGX Cloud仍在扩大合作。今年1月,全球数字基础设施公司Equinix宣布推出一项完全托管的私有云服务,使企业能获取和管理自己的 NVIDIA DGX AI 超级计算基础设施。3月,Databricks推出的开源模型DBRX使用英伟达DGX Cloud训练而成。软件企业ServiceNow、生物技术公司Amgen、保险公司CCC Intelligent Solutions也在使用DGX Cloud。

  今年3月,英伟达在GTC大会上推出经优化的云原生微服务NVDIA NIM。6月的COMPUTEX演讲上,黄仁勋称全球2800万开发者可下载NVDIA NIM,将AI模型部署在云、数据中心或工作站上,模型部署时间可从以前的数周缩短至几分钟。已有数百家AI生态系统伙伴嵌入NIM,包括富士康、劳氏、西门子等。

  此外,英伟达近日传出收购软件公司的消息,即已同意收购初创公司Shoreline.io,这家公司所开发的软件可用于查找计算机系统中的问题并自动化修复。

  黄仁勋曾多次强调,英伟 达是一家软件公司。相关积淀包括,在GPU领域,英伟达此前就布局的CUDA GPU加速计算技术,以及由一个强大的软件协议组成的NVLink高速互联技术。一名算力芯片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英伟达CUDA软件生态的完善让一些其他芯片厂商只能选择兼容,至今CUDA的易用性仍是英伟达芯片的护城河。

  软件上寻找新增量外,黄仁勋给英伟达留的另“一手”则可能是“主权AI”。

  黄仁勋在今年2月迪拜世界政府峰会直言,每个国家都应该建立自己的“主权AI”。据英伟达官网,“主权AI”是指一个国家利用自己的基础设施、数据、劳动力和商业网络建造AI的能力,各国正在投资“主权”AI。英伟达“主权AI”客户来自新加坡、日本、法国、意大利、印度等地。例如,意大利的Scaleway公司正在打造欧洲最强的云原生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瑞士政府控股的瑞士电信集团(Swisscom Group)子公司将建造意大利首台NVIDIA DGX超级计算机。英伟达于5月透露,“主权AI”预计今年将为公司带来将近100亿美元的收入,而去年这一数字为0。

  此外,新加坡国家超级计算中心正在用英伟达最新的AI芯片进行升级,日本计划今年将投入约7.4亿美元发展国内的AI计算能力。未来英伟达的营收有多少来自“主权AI”,是财报中一个值得期待的点。

  关于危机感,英伟达公司内部有一句话:我们距离倒闭只有30天。“我总是在担心,每天醒来都觉得我们快要倒闭了。这完全说得通,一方面有充分的自信,一方面又对自己的处境感到没有安全感。一定要自信,但也应该一直保持不安全感。”黄仁勋曾坦言。英伟达对“安全感”的寻觅,或仍将导向业务版图的不断调整。

责任编辑:何俊熹

  今年1月中旬,河南数据集团揭牌成立,紧接着《2023年河南省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方案》发布,这标志着该省数字生态建设再提速,全方位打造数字强省再添“新引擎”。

  中国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刘培俊表示,自去年底以来,教育部会同国家有关部门按照“乙类乙管”政策要求,制订了学校疫情防控的总体方案,颁布学校疫情防控操作指南,并发布了校园疫情应对的多项预案,为今年春季开学做好政策准备。

  为了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工程经历了两次拆掉重做。该案是传统村落标识性建筑损毁引发的人文遗迹保护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副庭长张宁介绍,案件的依法审理,既是对两被告所做行为的否定评价,也是对广大公众人文生态资源权益遭受损害的填补,更在于警示、教育、唤起全社会成员人文生态资源保护意识,增强保护传统村落风貌和古建筑等不可再生文化遗产的自觉性。

  第二,发文部署开学,明确开学前后各项任务。

  企查查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22年12月13日,法定代表人为辛波,注册资本为33亿元,经营范围包括房地产开发经营;住宅室内装饰装修。2022年12月19日,该公司获得房地产开发企业二级资质。股权结构方面,宿迁友茂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持有前者100%股权,上层股东为京东在香港注册的一家公司。

  2009.07-2010.05 临夏州委常委、副州长、州政府党组成员

苏国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