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降水知多少?最新研究称被严重低估亟需新观测体系

来源: 新华社
2024-06-09 01:27:48

  中新网北京6月7日电 (记者 孙自法)被誉为“世界屋脊”、有“亚洲水塔”之称的青藏高原,其降水量监测评估的精准度如何,对相关区域水资源管理、水循环研究和水灾害防控至关重要。

  目前普遍认为,地面仪器监测(简称“器测”)是获取降水信息最主要、最可靠的手段。不过 ,中外科学家最新合作研究发现,器测严重低估了青藏高原的实际降水量,亟需研究构建新观测体系。

  这项青藏高原水循环领域重要研究进展,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河海大学和荷兰乌得勒支大学等科研同行共同完成,相关成果论文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

  本次研究中,合作团队进一步从器测误差和代表性误差两个方面,系统剖析了青藏高原降水被严重低估的原因:在青藏高原地区,降水过程中雪的占比相对较高,且常伴有强风。传统地面监测仪器的开口面积有限且底部封闭,在强风条件下易形成上托气流,阻碍雨滴或雪花进入,从而造成降水量低估。这种由强风引起的器测误差是影响高寒地区降水测量精度的最主要原因,在极端天气条件下误差甚至可超过100%。

  论文第一作者、北京师范大学缪驰远教授介绍说,代表性误差可划分为网格代表性误差和区域代表性误差。青藏高原地形复杂,即便在一个网格单元内也存在显著的地形变化,垂直降水梯度明显。但是,气象站点通常位于山谷或低海拔地区,无法反映其所在网格单元的整体降水特征。对于无地面测站分布的网格单元,降水量需利用更远的台站数据进行推算,进一步降低了降水量监测的可靠性,从而在区域尺度上引入代表性误差。由于交通不便、监测环境困难,青藏高原现有的气象台站密度(每个站点平均覆盖2.2万平方公里)明显低于世界气象组织推荐的最小站点密度。此外,气象站点的空间和海拔分布不均进一步降低了区域降水的估算精度,区域代表性误差大幅增加。

  李新表示,为此,合作团队呼吁重新评估基于现有器测降水数据得到的水资源、水循环和水灾害相关结果。他们还从仪器创新、站点建设与空间优化、多监测手段对比、数据同化与融合、深度学习等方面,提出青藏高原降水监测新方案。

  据了解,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冰储量仅次于南极和北极,是包括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湄公河在内的亚洲10多条主要河流的发源地,为近20亿人提供可靠水源。

  看着两位老人拍婚纱照的一幕,站在镜头背后的李菲,眼泪“差点儿没忍住”。

  月均规模超万亿元

  从这股全民“追风”的热情中,我们看到,影视与旅游之间可以相互“牵线搭桥”,而桥梁能否畅通,关键还在于品质。好戏、真情、美食、美景一个都不能少,还要融合得天衣无缝,才能造就共赢。以《去有风的地方》为例,该剧讲述了主角许红豆在遭遇好友突然离世后,辞职来到大理云苗村散心,在这里邂逅了旖旎的自然风光,住进了诗情画意的有风小院,认识了各种不同经历的租客们,与回乡创业的年轻人谢之遥结下了不解之缘。美丽的洱海、历史悠久的古镇,为故事的发生创造了诗意的空间。当地的特色物件和技艺,也都自然地嵌入剧情与角色行为之中。从云南米线、乳扇饵块,到传统白族扎染、非遗刺绣和剑川木雕工艺等,电视剧向观众铺展出一幅秀美大理的瑰丽画卷。

  韩佳奇、彭鹏、黄子豪;梁少文、叶力江·什那尔、温家宝、朱辰杰、蒋圣龙、汪海健、孙沁涵、牛梓屹、何宇鹏、黄嘉辉、王献钧、苏士豪;戴伟浚、徐越、陈国抗、方昊、刘祝润、蔡明民、张威、刘若钒、陶强龙、陈国抗。

  胡鑫宇事件大疑团待解

  2011.09—2014.07 鸡西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

陈宥俊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