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时评】科学防沙治沙 久久为功筑牢“三北”绿色长城

来源: 证券时报
2024-06-09 09:06:20

  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当地人摸索出了“深栽浅埋”法,即将树苗栽种到一米深的沙坑中,却只回填半米深的土,帮助树苗有力抗拒了风沙干旱,不仅减少了50%的浇水次数,还将苗木成活率由过去的50%左右提高到现在的90%以上。在宁夏中卫,人们在沙面人工 接种蓝藻等隐花植物,促进形成生物土壤结皮,可以有效固沙。天然结皮的形成至少需要8年,人工培养只需1年左右。在甘肃武威,科研人员将成片光伏面板布置在荒漠化土地上,不仅能利用光能发电,还能像遮阳伞一样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有利于板下优质牧草、灌木等生长,实现了发电、治沙、增收三重效益……

  这些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防沙治沙措施,突出的是因地制宜、科学精准,是各地沙区群众和科研工作者经过长期实践摸索出来的宝贵经验。不同沙区的自然环境不同,栽什么树、种哪些草,种多少、怎么种,都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自然规律而定。因此可以说,防沙治沙是一项科研工作,必须要有扎实的调研、试验和分析,确保绿化行动科学有效。否则,盲目绿化,脱离实际或违背自然,草木苗难以成活,不仅浪费人力财力,还可能导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效果适得其反。

  防沙治沙要讲科学、靠科技,也要靠全社会共同参与、久久为功。“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45年多来,正因一代代建设者的不懈努力,在茫茫荒漠中播撒点点绿意,才创造了一个个“荒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生态奇迹。如今,工程区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4.8亿亩,森林覆盖率从1978年的5.05%提高到目前的13.84%,61%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工程区经济林干鲜果品年产量从不足200万吨提高到4800万吨,1500多万人依靠特色林果业实现增收。

  与此同时,拜登政府也一改此前数月坚持的论点,即“乌军很难满足美制M1主战坦克的操作和维护要求”,转而宣布美国将向乌克兰提供31辆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

  春节期间,林区内扫墓祭祀的群众络绎不绝,消防员和林区工作人员采取设卡检查和携装巡护相结合的方式向群众发放防火宣传单、签订“安全文明祭祀,预防森林火灾”倡议书。“每年春节都和消防员一起到山里进行防火巡护,提示老百姓文明祭扫,杜绝野外用火,大家的森林防火意识得到增强,这几年都没有发生过重大以上森林火灾。”共同参与执勤的三朵园林公司职工和凤龙说。

  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面写道,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它的一部分存在。既然死是生的一部分,所以,和死亡和解,对于生者来说尤其重要。

  罗戈津指出,2月将向顿巴斯运送四个“马克”机器人,包括侦察版和攻击版。它们将首先在靶场进行测试,然后在消除潜在缺陷后进入实战测试。

  春运期间,曾服务冬奥的京张高铁也迎来客流高峰,除了返乡探亲的旅客,还有很多携带滑雪装备的雪友。从北京清河站出发,途经八达岭长城站、太子城站,最终抵达张家口崇礼站的高铁被称为“滑雪专列”。

  作者 谢梦圆

詹威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