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让人闪闪发光

来源: 黑龙江东北网
2024-06-03 03:40:47

  误打误撞,开启航空航天科普之旅

  35岁的梁毅辰是西安航空学院的一名老师,也是一名“网红博主”。2019年,他误打误撞开启了航空航天科普之旅,“看到很多人在平台上做航空航天科普,讲了一些好玩的东西,但讲得往往都不对。”作为老师的梁毅辰觉得“很着急”,为了纠错,他把自己的教学视频传到网上,“睡一觉醒来”,意外收获的粉丝让他“走上这条不归路”。

  4年的时间里,他一边课上带学生,一边挤时间做短视频,200多条原创航空航天主题短视频见证了梁毅辰的科普之路,也让他对科普事业产生了全新的认识,他坦言自己“不是网红”,“因为科普博主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作支撑,需要持续不断的专业学习”。

  “孩子喜欢你的短视频,几乎每周都在看。”接地气的表达让不少初高中生成为梁毅辰的粉丝,但在他的评论区和受众群体中,不乏来自科研院所的专业人士。梁毅辰坦言,10余年的专业学习形成的习惯,让他更容易留意到错误的说法,自己的视频里“专业性永远是第一位的”。

  科普博主和老师两个身份,他都同样热爱

  如何让航空航天爱好者“爱看”,还把知识讲明白,梁毅辰是花了不少心思的。怎样区分不同型号的战斗机,不少航空爱好者为此“吵翻了天”。利用给母校西北工业大学筹建航空博物馆的机会,梁毅辰灵机一动“就地取材”,利用自己的身高与机型的对比,帮助网友直观辨别歼7、歼8、飞豹等机型的差异。

  “有点像摩托车开动的声音,而非轰隆隆的声音。”在天问一号发射现场,他听到了长征五号发射的声音,“和想象的不太一样”。“火箭发射的过程中,内置的多台发动机同时启动,声音的波峰波谷互相重叠,产生类似的效果。”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梁毅辰向在航天院工作的同学、物理专业研究者请教,也和其他的科普创作者讨论,为此还用仿真软件做了声波模拟。在梁毅辰的视频里,这样出于好奇的“较真”不在少数。

  忙于航天科普,梁毅辰的时间和快乐被一分为二,但对于科普博主和高校老师两个身份,他有着同样的热爱。父母都是老师,他说“当老师是家传的手艺,不能丢”,更重要的是“站上讲台更像是一场精神的休憩,尤其是台下有良好互动的时候”。他带学生参加专业比赛,甚至是做航空科普。

  “依靠教学火出圈本身挺让人开心的”。面对不少人“老师做短视频是不务正业”的质疑,梁毅辰觉得两者并不冲突。他说,在制作短视频的过程中,有着大量的学习和梳理,这对于教学本身颇有裨益,他也会将更多有养分的内容带给学生。

  围绕教师这个“老本行”,梁毅辰也将科普的思路带入其中。从2021年开始,他和其他专业课老师尝试给学校的管理学、英语、文秘等专业学生上航空航天通识课。为了让文科生能听懂,他把技术内容的部分缩减,更多引入载人航天精神、大飞机精神等通俗易懂的内容,“让每个人都感受到自己和航空航天有联系”。

  相对于大众科普,梁毅辰认为教师要接受更加严格的科研挑战,要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支撑科研和教学。这也让他在兼职科普的同时,选择重回母校成为一名在读博士。“大众科普的压力相对较小,拍一个视频,解读一个主题,说明白了就行。但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相对要更加深入。”梁毅辰说。

  不太在意回报,要埋头坚持干下去

  这两年,梁毅辰线上科普的脚步加快了,他不仅持续了日常的选题,还承担了科协等专业机构的科普项目,每周一次的出差也几乎变成了固定节奏,受邀参加火箭发射、航天开放日、航展等活动,让他有了对中国航空航天发展的新体验。

  在梁毅辰的手机里,珍藏着一张以长征五号为背景的照片,拍摄于2022年10月“梦天实验舱”发射前夕。“在海南文昌‘长征五号’火箭转运现场,当直径5米的‘巨人’出现在眼前,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鼓舞和震撼,我想,是中国航天人把它做出来了,这些人里有我的同学和老师,是中国航天人的集体智慧结晶”。

  当天晚上,梁毅辰和“长征五号”火箭发射指挥员廖国瑞的对话,至今还让他记忆犹新,他说“他们也许一开始并不熟悉航天,但在岗位上面对大大小小的事情,样样都做到了极致”。最让梁毅辰难忘的是,当温文尔雅的廖国瑞给自己重复“5,4,3,2,1”的现场发射指令时,“他似乎变了一个人,浑身瞬间充满了力量”。

  记录了越来越多的航空航天现场,见过更多像廖国瑞这样自己心中的“六边形战士”,梁毅辰对航空航天人的奉献和坚持有了新的理解,他说年轻人“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要太在意短期的利益和回报,要埋头深入坚持干下去”。

  这两年,梁毅辰先后被评选为“陕西青年好网民”、科普中国“星空计划”优秀创作者,获得“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二等奖以及最具人气奖”等,虽然赞誉多了起来,但梁毅辰觉得,“对科普工作来说,荣誉本身就是一种监督形式”。

  “如果说热爱有什么用,就是让我坚持一路走下去” 。从讲述航空航天故事到近距离感受航空航天的发展,梁毅辰对航天科普的热爱只增不减。他期待着航天科普能有更多的“合力”,也盼望着能有更多的平台被打通,更多的人才加入航空航天科普事业。

  所谓均衡,就是高铁网络达到一定水平后不再继续加密,“因为辐射半径有限,太密的话可能会造成浪费”。他希望借此强调,今后的枢纽将不再是过去那种点状的少数几个超级枢纽,不再是“非到某个地方去”,而将是“多极网络”,四通八达。

  秦宇红也同样认为,防重症很重要,应该早点儿把“特效药”发给高危群体,“不能再拖拖拉拉”,同时还应当让社会减少与老年人的接触。

  在北大国际医院的重症医学科ICU,放开之前收着八九个重症病人,如今重症病人数量已经增加到18人,其中超过50%是感染新冠后重症入院的。而科室尚有6张空闲的ICU床位,但护理人员并不够用。

  就连台军一直吹嘘的所谓“潜艇自造”,其实也是东拼西凑。蔡英文交付台船执行“潜艇自造”任务,目标是在今年9月下水。台湾网民从军方“自造潜艇”计划书中扒出的内容显示,“潜艇自造”部件根据获取难度被分为“绿色”(可自行生产)、“黄色”(取得困难,有自行生产可能)以及“红色”(岛内无研发能力,必须依赖进口),结果除了发电机以及空调系统等部件属于“绿色”等级外,从核心的战斗系统到柴油主机以及雷达系统均属于“红色”等级。台《中国时报》去年12月披露称,自2017年“潜艇自造”计划展开以来,共有7国厂商与专业人员协助台方,其中美国提供作战系统部件、声呐等潜艇核心技术,英国也核发多项出口许可。台船聘请的造舰技术顾问SI公司,均为韩国籍。根据台海军公布内容,英商BMT公司负责潜艇的电力系统分析、舵翼系统分析、安全保证制度分析、减震及爆震防护措施分析以及建造规划咨询等7项。

  奥密克戎感染率上升后,“宝鹃嗓”“刀片喉”“水泥鼻”等等自我调侃也流行于网上。但想一想2019年至2020年的寒冬,当致命病毒在武汉被发现的时候,情况又是怎样的?当时有人有空调侃吗?

  除了降温外,这股跨年冷空气还会给西北、西南等地带来阴雨雪天气。预计12月31日至1月2日,新疆阿勒泰地区和西部山区等地有中到大雪,局地暴雪;青藏高原中东部、甘肃河东地区、宁夏中南部、陕西中南部、重庆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局地大雪;贵州西部、云南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雨夹雪,高海拔地区有冻雨;四川盆地、江汉及江南、华南等地有小雨,局地中雨。

吴孟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