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全国跨省重要江河生态流量保障体系已全面建立

来源: 舜网
2024-06-19 07:29:51

  于琪洋介绍,首先从各地母亲河做起,全国层面选择88条(个)母亲河(湖)开展修复工作,包括79条河流、9个湖泊。针对每一条河流的情况、每一个湖泊的问题,通过“一河一策”“一湖一策”的方式进行保护修复,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实施生态补水,优化水资源调度,采取综合治理等。比如,2018年开始,在华北地区连续实施华北地区的生态补水行动,2022年开始,连续实施京杭大运河补水行动。通过这些行动,增加河流的有水长度,以及河流和湖泊的有水面积,应该说取得了积极效果。现在,这88条(个)母亲河(湖)中,已有56条河流实现了一次或多次全线贯通,其他河流复苏工作也取得了积极进展,9个湖泊的生态水位保障率达到100%,或完成生态补水目标。

  第二方面措施,切实保障河湖生态流量。生态流量是衡量河湖生态用水保障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为此,水利部全面加强生态流量管理,从2020年开始先后组织制定了171条跨省重要河流的生态流量保障目标的确定、546条省内河湖生态流量保障目标,并落实了监管措施和保障措施。目前,全国跨省重要江河生态流量保障体系全面建立,河湖生态用水保障程度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据监测现在河流生态流量目标保障率稳定达到90%以上,河湖生态用水得到了比较好的保障。还有一些重要河湖, 像黄河已经实现了24年连续不断流,黑河的尾闾东居延海已经实现了19年连续不干涸,这非常不容易。

  第三方面措施,持续加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近年来,水利部持续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和动态管控。针对重点地区、重点问题,水利部会同有关部委持续开展整治行动,比如对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受水区实施地下水压采,利用南水北调的水减少地下水开采,对华北地区连续实施两期地下水超采治理行动,针对三江平原、黄淮平原等10个重点区域开展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主要采取节水控水措施减少对地下水的使用,采取地表水替代地下水的开采,以及优化水资源配置调度等一系列措施,治理成效非常明显。比如,华北地区特别是京津冀地区,2023年同2020年相比,地下水水位有比较好的回升,浅层地下水平均回升2.71米,深层承压水水位平均回升6.42米。

  1987年1月29日,厦门与金门首次同放焰火、共庆新春,传递两岸同胞在新春佳节对彼此的美好祝福。此一惯例延续至今。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也没有国家繁荣发展。从爱自己的家庭扩展到爱家乡、爱祖国,这是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家国情怀。新春佳节,我们与家人团聚,感受岁月静好的温馨,同时不能忘记,在这祥和安宁之下,有许多劳动者、奋斗者流着汗水默默坚守,为我们保驾护航。无论是忠于职守的公安干警、消防员、医务人员,还是辛勤劳作的环卫工人、公交司机,还是整日奔忙在大街小巷的外卖小哥、快递小哥,他们放弃假日休息和与家人团聚,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用无怨无悔的付出,换来了万家灯火、家国两圆。

在巨大的幕布上千枝生长

  旅客 梁桂莲:不缺了,对,我给家里面人每个人都带礼物了。真的是一次非常圆满的团圆吧,非常幸福的一次回家。

  “原本预产期是1月27日,我们还准备正月初一出门拜年。没想到,除夕当天凌晨突然破水,宝宝就这样踏着新年钟声,提前到来。”新妈妈夏女士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夫妻俩对兔宝宝盼望已久。

  在高速公路上值守,对于王蔺翔来说,总有一份责任感在心头。这几日,乌鲁木齐市的气温接近零下20度,天气十分寒冷,一辆警车既是岗位也是“家”,实在冷得不行了,进去暖暖手脚,吃饭也在车里。“今天凌晨2点,车辆减少了,我在车里休息了几个小时,就又继续工作了。”

吕家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