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府参事于平:中轴线上蕴含的智慧有助于现代城市发展

来源: 新浪财经
2024-05-31 23:01:45

  中新网北京5月31日电 (记者 应妮)作为2024“‘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计划之一的“中轴线文化遗产大讲堂进校园”活动5月30日走进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政府参事于平为师生们带来了主题为《世界遗产视角下的北京中轴线》的讲座,百余名首师大师生参加了讲座。

  中国拥有57处世界遗产地,是世界遗产大国,为世界遗产保护贡献了“中国力量”“中国范例”。于平在讲座中详细讲述了世界遗产的概念、分类、现状,以及世界遗产公约、世界遗产标准等相关知识,并在世界遗产传承保护框架下,深入浅出地阐明北京中轴线的重要价值。于平指出,北京中轴线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结晶,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大国首都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北京中轴线是中国传统都城营建的杰出范例,见证了改变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更见证了中华民族信仰的包容性、多元的社会生活。于平在讲座中以壮美中轴、文化中轴、永恒中轴为主要线索,全方位、多角度讲述了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她表示,北京中轴线形成了纵贯北京老城、具有极强礼仪性的建筑序列,是中华文明营城理念绵延发展、不断再现的经典见证,其中蕴含的城市管理理念和智慧,将有助于北京现代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人民美好生活的品质。

  本次讲座采取了线下讲座与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面向“‘京’彩文化青春绽放”的高校与社会公众同步开放讲座内容,让更 多高校学生与社会公众有机会了解中轴线文化遗产知识,激发学生和公众更加自觉地加入到中轴线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来。

  据了解,“中轴线文化遗产大讲堂进校园”活动旨在通过讲座加强对中轴线文化内涵挖掘、价值阐释和传播,更充分地讲好中轴线故事。接下来,活动还将陆续走进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等多所高校,让更多高校学生及社会公众有机会了解中轴线文化遗产知识,扩大北京中轴线的影响力,吸引更多高校师生自主探访、了解中轴线,成为中轴线文化传播的志愿者。(完)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咨询邮箱:<a href="mailto:berlin_lb@csm.mfa.gov.cn">berlin_lb@csm.mfa.gov.cn</a>

  新列车可以实时传输列车行驶期间关键设备的数据,让工程人员远距离监测列车运行。赵键培对Q-Train配备的智能服务器感到很惊喜。他走上停在车厂轨道上的一列Q-Train,进入驾驶舱开始向记者展示。

  联合国人道主义协调员延斯呼吁各方把所有政治因素放在一边,把地震救援严格视为一个人道主义问题,“因为这关乎拯救生命”。

  <strong>央视网消息</strong>(焦点访谈):当地时间2月6日,土耳其南部在同一天里发生两次7级以上强震,土耳其和叙利亚两国多地建筑物倒塌,大量民众被困在了废墟里。目前,两国已知的遇难人数已经超过了2万人。大震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相隔万里之外,灾情也牵动着中国民众的心。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中国第一时间就伸出了援助之手,一支支救援队带着救援装备和物资,带着中国的温暖和人道主义的大爱抵达灾区。

  从行业看,2022年海归优先岗位中,来自教育/培训行业的职位数占比27.8%,位居第一位,专业服务/咨询、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分别以14.3%、11.1%分列二三。

  <strong>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出舱任务机械总体主管设计师 苏南:</strong>空间站出舱一部分任务是在我们空间站建设初期,就反复研究确定下来的,这个主要还是跟我们整站长期的一个任务来决定。出舱频率主要还是根据每个乘组的任务来制定的,包括我们空间站现在的运行状态、当前任务的需求,还有比如说是空间环境的影响,像南大西洋的异常区这种,都要作为我们出舱窗口选择的一个依据。

陈雅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