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举办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 京津冀文物主题游径发布

来源: 红星新闻
2024-06-07 23:07:00

  中新网天津6月6日电 (周亚强)6月6日 ,以“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为主题的天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天津广东会馆举办。活动中,天津市文旅局发布第三批文物主题游径,并携手京、冀文物主管部门共同发布两条文物主题游径,进一步推动京津冀三地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和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

  据了解,天津此次发布的第三批文物主题游径共两大主题六条游径,分别是“京津冀文化一脉”主题——“黎明号角”和“文明探源”两条线路、“中华百年看天津”主题——“兴学育人”“医疗史迹”“巨匠足迹”“意法风情”四条线路。其中,京津冀共同推出的两条线路:“黎明号角”途经北京市北大红楼、陶然亭,天津市南开学校旧址、觉悟社旧址、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以及河北省李大钊纪念馆,旨在让游客近距离感受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光辉历程;“文明探源”游经河北省张家口阳原县泥河湾遗址,北京市周口店遗址、中国科学院中国古动物馆和天津市北疆博物院旧址,旨在探寻中华文明密码,让游客与古人类遗迹进行一场直抵心灵的时空对话。

  天津市文物博物馆学会理事长陈卓表示,此次文物主题游径的推出,不仅是对京津冀地区文化遗产的一次深度挖掘,更是对三地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有力推动,将有助于公众进一步了解京津冀地区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共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活动中,“天津广东会馆——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科普教育实践基地”揭牌仪式、“旺达杯”发现文物之美影像征集大赛颁奖仪式同步举办。

  据悉,除主会场活动外,天津市文物局还将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组织天津市文物系统举办80余项文博活动,全面展示天津市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新进展、新成效。(完)

  “他们会讲述想呈现在作品里的故事,由我来设计、制作,这样做出的作品有‘灵魂’,整个过程很有意义。”徐忠华回忆道,曾有位70多岁的老人为了纪念曾经救自己于险境的渔人,便找到他,想通过木雕来寄托感激之情。

  为了办好香港市民翘首盼望了近3年的通关大事,香港特区政府自2022年12月底即成立了由政务司司长带领的“通关事务协调组”,在中央和内地有关方面支持下制定稳妥周全的通关方案,扎实推进通关筹备工作。香港特区政府警务处、入境事务处、海关联同运输署、港铁公司等单位在各口岸进行了多次演练。

  “不仅是节假日,就连平时也有很多区内和周边省份的游客,自驾来到程阳八寨,这让在景区做生意的村民的收入逐渐稳定下来。”程阳八寨村民吴坤兰表示,部分年轻人看到家乡旅游业广阔的发展空间,选择了回乡创业,并将主题民宿等新概念带回家乡。

  ◆ 区域协调发展同共建“一带一路”深度融合,自贸区、自贸港等开放平台的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在与世界的互联互通中,区域协调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支撑。

  2.避免连续多日食用剩菜剩饭

  内蒙古策克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边检处民警王政涛介绍,2月10日至2月11日两天,一列列货车正陆续驶入策克口岸等待通关。

袁裕治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